盘点域外海怪的重口味故事(2)

2020-05-07 15:11 36863 移动版

  又有大名鼎鼎的海妖塞壬(Siren),她在海上唱歌迷惑往来的船夫水手,使他们失神倾听,船舶多因此而触礁沉没。以女性外貌出现的塞壬,美貌更是天下罕有,单凭美貌也足以诱惑水手触礁,并使水手成为其腹中餐。塞壬是人面鱼身,或者人面鸟身,即美人鱼,她一身兼具诱惑、虚荣、欺骗、美丽、残忍和绝望等多重象征意蕴。相似的形象在中国的《山海经》一类古书中也出现过,可见人类早期神话中的某些相近特征,但若论起情感和性格的复杂,应首推塞壬,中国的人鱼望尘莫及。在荷马史诗中,英雄奥德赛率领船队经过塞壬出没的墨西拿海峡,命令水手们用蜡封住耳朵,并将自己用绳索捆在桅杆上,才安然躲过了一劫。除了智慧超人的奥德赛之外,擅长弹竖琴的俄耳甫斯也曾顺利通过墨西拿海峡,他用竖琴的声音克制住了塞壬的歌声。塞壬的歌声接近于天籁,“塞壬的歌声”成为希腊神话中重要的意象,喻指美妙而又危险的事物,也用来借指超凡绝伦的艺术才能。或许,这世界上只有具备奥德赛、俄耳甫斯这样的智慧与才华才能设法趋避,但这样的人万中无一。后来,丹麦作家安徒生以塞壬为原型的童话《海的女儿》写到了追求爱情的美人鱼,在童话中,美人鱼已不再是吃人的海妖,而变成了美丽善良的“海的女儿”,为了变成人形获得双腿,把歌喉送给了女巫,于是变成了哑巴,正是这个失去了歌喉的塞壬,为了追求幸福无怨无悔,甚至不惜变为泡沫,安徒生的故事使美人鱼博得了人们的同情和喜爱,古老的凶险的塞壬故事也终于有了一抹亮色。《海的女儿》也曾影响过日本的人鱼故事,功不可没。值得一提的是,塞壬的故事已在汉代传到了中国。东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经略西域大获成功之时,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的外交活动,《后汉书·西域传》对此有记载:

  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者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