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赵括再次选取精锐将士,亲自突围。
与上一次不同,这一次赵括是明知必死,却勇敢地选择了这条悲壮的死路。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赵括将军,就是其中一个。
在突围过程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以身殉国。
为何赵括将军要选择一死呢?
主要原因是赵军被困,赵括不死这场战争就不会结束,赵括不死秦军如何能相信赵军会投降呢。
赵括以自己的死,去换取二十余万大军(四十五万已经阵亡一半)的生命,其深明大义有几人能理解!
如果战争就此结束,赵国并没有输。
双方的伤亡而言,赵军损失二十余万,秦军损失三十余万,赵括完成了赵孝成给他的任务。
几个月前赵括上任之际,赵孝成王给他的任务是:结束战争,哪怕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结果也是大功。据此来看,赵括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不过,赵括一直不知道一件事情,长平之战秦军的指挥官,已经换成了屠夫白起。
(十)赵括死,赵军投降。
赵军投降之后才知道,秦军主帅是白起。可是这时候已经晚了,缴械的赵军,只有挨宰的份。
武安君白起,有一个特点,从来不给对方留活口,不论是对方的军士还是俘虏,统统杀光。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鄢郢之战斩首三十余万,华阳之战斩首十五万,长平之战斩首四十五万。
于是,赵军剩余的二十余万将士,全部被秦军坑杀。
为了打击赵国剩余军队的士气,白起放了二百四十个未成年的小军士,让他们回邯郸去给赵孝成王报告这个僵耗。
如果赵括知道对方的主帅是白起,绝对不会无故牺牲,而是会选择鱼死网破,一直突围,直到赵军全部阵亡,那个时候秦军估计也不剩几个人了。
可惜赵括不知道白起来了,秦昭襄王秘密换上白起,起到了作用。
在看看此前秦军的统帅王龁,其一生大小战役打过不少,也是战功赫赫,但他却从没有斩杀俘虏的记录,赵括正是看到这一点,牺牲自己让二十余万赵军投降。
可惜啦,赵括将军!
(十一)长平之战,赵括的表现,堪称是名将级别的!
先是渡过丹河给秦军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秦军的损失恐怕就连白起也未曾预料如此惨重;
然后遭遇秦军壁垒并不强攻,而是立即回撤,减少无谓的牺牲;
被包围后并不慌乱,而是修筑壁垒防御,等待国内求援;
救援无望时,还能有效组织突围,消耗秦军。
在实战当中,年轻的赵括虽然不如身经百战的战神白起,但是在白起曾经的对手当中,赵括已经是表现最好的了。
图-赵括突围
下一篇:济南惨案:蒋介石不能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