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吃过几次亏后,就派工兵在队伍最前方进行扫雷,或者抓来当地的老百姓在前面开路。这时简单的踏雷就不能用了,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与日军的斗争中,我方军民用烂铁片、茶壶干扰日军工兵的扫雷活动,还发明了真假雷、硫酸雷等。这些雷让日军防不胜防。
最让日军感到恐惧的还是拉发雷,抗战老人单景祥回忆到:“日本人怕了我们的青纱帐,怕了我们的拉雷,说我们的地雷长眼睛,有鬼附在上面。”
“眼睛”就是埋伏在附近的游击队员们。看到日军队伍行进到地雷区,游击队员们等待作为挡箭牌的老百姓走过之后,就拉响地雷,炸得日军措手不及,人仰马翻。
“我的手上紧紧拽住拉线,可千万不敢大意,一会手心就渗出汗来。队伍过来了,老百姓,让他们过去,警卫队(即伪军),还是不拉,他们虽然是帮日本人害中国人,但还是我们中国人,大多数都认识。直到最后日本鬼子的队伍过来了,我们才拉线。”单景祥老人回忆到。
日军常在夜间突然出城扫荡,视线受阻,身体疲惫,八路军就利用敌人精神状态松懈的绝好时机,埋伏好地雷,一声巨响过后,听到日军惨叫。
日军以大队规模进行“扫荡”时,多名乘马军官会聚集在一起,这也是攻击的绝好目标。八路军放过在前行走的部队,目标直指军官,破坏日军作战指挥系统。还有一种攻击行军大队的地雷叫“连环雷”。这种雷用一个铁丝将几个地雷串联起来,敌人一旦踩响一个就会带响一串。
据单景祥老人回忆,当时日军面对冀中平原敌后武工队对碉堡的偷袭只是放了一夜机枪,不敢出来,因为碉堡不远处到处都埋着地雷。
美国著名记者哈里逊·福尔曼在看了冀中的地雷战后说:“围困日本人的一个常用方法,便是在据点附近安放成百上千个地雷。”“一个人有相当大的勇气,才能面对敌人可怕的现代化武器想出这些‘微不足道’的抵抗方法。”
上一篇:华侨送蒋光鼐“化险石”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