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问计于叶青
晚年的叶青著文《我为什么反共?》,回顾了他的叛变和反共经历:旅欧回国之后,“一面参加共产党底工作,一面也参加国民党底工作。
后来因国民党清党,自然脱离了国民党。由于共产党实行盲动主义,盲动底结果,大批党员被捕,甚至被杀,也自然脱离了共产党。我也是这样。当时深感盲动主义之不当,它以党员为牺牲,以群众为刍狗。”
继之,他说:“我反共是为了国家,为了中国。从前在法国赞成社会主义,加入共产党,是为了参加劳动,同情工人,乃基于局部的事实。现在知识广,经验多,了解中国底历史趋势,亦即了解全部的事实,自然根据中国需要,从事反共了。”
此后叶青把自己牢牢绑在国民党的战车上,不遗余力地充当反共内战的急先锋。抗战胜利后,任卓宣除继续不断著文为“戡乱”献计献策外,还亲自组织反共**游行。
1948年底,在淮海战役如火如荼地展开的时候,时任国民党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的任卓宣还在委员会中提议,“在南京举行十万群众反共**大游行,以支持徐州底反共将士”。
在他的提议下,这种反共大游行共举办了两次,据说很有“振奋军心的作用”。此后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任卓宣的反共工作也愈加忙碌起来。在回忆中,他动情地写了当时自己为反共而母丧不归、放弃“抱子承宗”的“感人”事迹 。
1949年,“引退”回乡的蒋介石在奉化溪口会见了叶青,并向他问策。叶青回忆说:“我当详陈戡乱失败之故,以为是实行三民主义不够、不快、发生毛病所致。
总统以为然,要我写出来。”7月,叶青受命担任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旋即代理部长,所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叶青为困兽犹斗的国民党拼命打气,他奔波于西南,以鼓舞早已瘪空了的旧政权的士气。
上一篇:北京神秘地下城禁止中国人进入
下一篇:曾为毛泽东服务“秘密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