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郭家宁在“淮阴攻城阵亡将士纪念亭”前,向记者讲诉当年徐佳标烈士的经历。
三师兼苏北军区司令部发表淮阴战役公报。
古城淮阴有四个城门均为瓮城门,其中南门后来命名为“佳标门”,是为了纪念1945年9月6日在此发生的一场惨烈攻城战中,一位叫徐佳标的新四军战士在失去双手的情况下,舍身堵住枪眼的壮举。这一壮举比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还早了七年,堪称我军舍身堵枪眼第一人。淮安市档案馆的有关资料记载了这段史实,日前,记者经过实地采访和查阅档案资料,还原一个真实的徐佳标烈士生平经历。
档案资料记载,徐佳标1926年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一户贫苦农家。1942年冬,徐佳标的父亲被日军抓去修炮楼,后被活活打死。1943年,新年刚过,伪保长与乡丁来到徐家,要徐佳标顶替死去的父亲到鬼子工地上工。徐佳标的母亲带着他连夜冒着雨雪,逃出家门,沿途乞讨。在洪泽湖边的一个草棚里,母亲病倒了。新四军三师十旅特务营二连正好路经此地,母子俩双双跪下,恳求部队接收徐佳标。他的母亲说:“就让他当兵打鬼子吧!”徐佳标从此走进抗日队伍,他的母亲由当地抗日民主政府妥善安置。部队临行前,徐佳标跪在母亲面前发誓:“跟着部队去打鬼子,为父亲报仇。”在新四军这个革命大家庭里,在领导和战友们的关怀教育下,徐佳标的思想觉悟有了较大提高,很快便入了党,当上了班长,还被评为模范党员,成为连队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