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被捕 追寻“新生”
在医院调养期间,正是“立三路线”大行其道的时候,任卓宣很快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他仍然在党内负责,还相继领导了长沙、平江、浏阳、醴陵等地的暴动,但不久又被国民党当局发现,再次入狱。
奇怪的是,任卓宣第二次被捕后,却失去了先前的英勇和壮烈,这次他彻底告别了共产党,并走到了共产党的对立面。他对国民党长沙法院副院长左国雍说:“我在共产党的政治生命已经死去了!今后我要追寻我的新生。”
在左的介绍下,任成为驻湘的川军第20师少校政治教官,专门为国民党训练反共干部。此后“叶青”就以叛徒二字牢牢地钉在史册上。1928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关于党员自首与叛变》的通告,揭露了“李涤生、任卓宣、符向一等为敌人卖党捕同志破获机关的侦缉工作”。
对于任卓宣的变节,很多人都难以置信。郑超麟在回忆录中说:“任卓宣是个老同志,‘少年共产党’发起人之一,继赵世炎和周恩来做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书记,在法国为领导运动被判一年徒刑。如此努力和忠实,以致我把他看做同世炎、延年、若飞等一个典型人物。
我们起初都不相信湖南来的报告。陈独秀表示气愤,他说:‘卓宣决不会做这种事情,不要诬蔑他。’老头子只见过卓宣一二面,他是根据过去的通信,言论,行事,视卓宣与我们这批工作者一个样的。老头子绝不怀疑我们之中有人能做出这种事情。不幸,湖南来的报告证明是事实了。”
卿本佳人 奈何作贼
当时之其人,是否有什么不能言说的苦衷?笔者多年查询此一关节,终于在吴福辉先生《沙汀传》中找到了答案。辛垦书店是中国出版史上著名的“红色书店”之一,由四川共产党人杨伯恺等创办,叶青当时是该书店的成员之一。《沙汀传》在“辛垦书店”一节中记述:“青锋(任卓宣的笔名)到上海后改名叶青,在大兴坊与‘辛垦’同事会面。
他倒很坦率,讲述了在长沙两次被捕的经过:第一次被捕后枪决,未击中要害,被群众救出治愈;第二次被捕自首。但他怪组织上不听他的劝告,硬要用他的住处搞通讯联络。然后表示,从此只埋头译书写书。”
上一篇:北京神秘地下城禁止中国人进入
下一篇:曾为毛泽东服务“秘密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