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3543刀活活凌迟处死的袁崇焕究竟是忠是奸(6)

2020-06-08 10:06 36924 移动版

  崇祯十七年五月,安宗《登极恩诏》……又复袁崇焕、赵光抃原官。明安宗即弘光帝,崇祯十七年即1644年在崇祯死后于南京即位登基。

  袁公于崇祯三年冤杀,赵光抃在崇祯十六年冤斩。

  弘光元年二月,安宗予袁崇焕、王在晋祭葬。弘光元年即公元1645年。王在晋在崇祯朝为兵部尚书,因张庆臻改敕书事牵连,被崇祯帝处罚过当,革职回家死去。

  昭宗以邝露言,谥袁崇焕“襄愍”。明昭宗即永历皇帝。邝露在永历朝任中书舍人,在1650年清寇广州十二日大屠杀中自杀殉节,

  ——钱海岳《南明史》

  (“襄愍”解释为:“甲胄有劳曰襄”(见《正义。谥法解》);“佐国逢难曰愍”(见《经世大典。臣谥》,刘熙曰:志义未究,遇难而死,可闵惜者也,故曰愍”)。属于赞扬性的褒谥,用来表扬有军功但蒙冤遇害的大臣。)

  由此可知南明已经对于袁崇焕进行了平反,所谓乾隆开始平反袁崇焕之说,不过满清一派胡言,乾隆下令销毁袁崇焕审讯档案,目的即以戏说之法界定袁崇焕冤杀,从而为崇祯泼脏水。“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崇祯长编》卷三十七,崇祯三年八月癸亥,汪楫本)

  在《崇祯长编》中明确表明,其罪在于纵敌长驱、以米资敌,但是没有谋逆之罪。所以说说他叛国基本与当时审讯不实。

  无人祭孝——袁崇焕究竟有无子嗣?

  袁崇焕有无后人,也是很大的争论点,首先《碧血剑》后的《袁崇焕评传》,金庸考据到袁崇焕确实有后人。即《东莞县志》:“袁督师无子。相传下狱定罪后,其妾生一子,匿都城(今北京)民间。大兵入关,为满州某所得,隶籍于旗。”督师庶子名袁文弼。

  而据民国时张江裁辑录的《袁督师遗事汇辑》卷五《袁督师后裔考》所载,袁督师宁古塔一脉后人的传承顺序为:袁文弼——袁尔汉——袁贵——袁常在——袁赶,袁赶有三子:袁世有、袁世宽、袁世福。咸丰九年,江北大营清军大战太平军的宁古塔副都统富明阿,就是袁督师的这位六世孙袁世福。

  富明阿有两子,一曰寿山,一曰永山。永山将军在甲午战争中于辽河凤凰岭与日军鏖战中壮烈殉国,寿山将军死于东北抗俄战争,战死于齐齐哈尔。寿山将军有一女,嫁于张作霖为其五姨太,此女甚为聪慧,在张作霖被日军于皇姑屯炸死后,秘不发丧以计骗过日本使节,令张学良星夜回沈阳继承大位,将九一八事变推迟了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