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著魅著魇也。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呜呼!秦桧力主和议,缓宋亡且二百余载;崇焕以龌龊庸才,焉可上比秦桧!亦犹之毛文龙以么魔小卒,焉可上比鄂王!论者乃取以比拟,不特开罪鄂王,亦且唐突秦桧矣。
——张岱《石匮书后集》
而另一派为挺袁派,主要人物也是明末清初为主的抗清遗民,主要以唐甄、屈大均、邝露等为主,
劳臣遭反间,蠢尔善愚人。马喋三韩血,旗扬九塞尘。丸泥难守险,集羽意摧轮。一自钃镂赐,无人更致身。
——(屈大均《翁山诗外》卷七《再吊袁督师》)
当是之时,非无贤才也,袁崇焕以间诛,孙传庭以迫败,卢象升以嫉丧其功。此三人者,皆良将,国之宝也,不得尽其才而枉陷于死,使当日者有一张居正为之相,则间必不行,师出有时,嫉无所施,各尽其才,而明之天下犹可不至于亡。
——唐甄《潜书》
而真的开始将袁崇焕视为优秀将领的具体研究,开始于梁启超。众所周知梁启超一生的思维也有很多变幻,尤其是民国之后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从戊戌变法时期的保清变成了仇清。梁启超在《大同书》中将元清判定为中国历史上最低劣的王朝,反而抬高了明朝的历史评价(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一说时,已经明确说明中华民族者,华夏族也,即为今日之汉族也)
民国初年,梁启超在《袁崇焕传》中对袁崇焕大加赞赏,认为他是能影响国家安危、民族兴亡的人。1952年,北京市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城市建设时,叶恭绰等联名上毛泽东,请求保护袁墓,毛泽东在回复中称袁崇焕为“明末爱国领袖”。
金庸撰写的《袁崇焕评传》也算是对于袁崇焕的力辩,附在其《碧血剑》之后,对于袁崇焕而言,定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从古至今,乃至未来都很难说。
海口还是务实——论袁崇焕斩毛文龙与五年复辽
清太祖实录——宁远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