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八,高祖正式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太宗。此时,突厥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合兵众至二十万,大举入侵唐边,很快进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武功镇)一带。二十四日,进至高陵(今陕西高陵县)。当时唐军兵力远远不及突厥兵力,各地的援军又不能即使赶到,情况十分危急。尉迟恭临危受命,出任泾州道行军总管,在泾阳与突厥交战,擒获突厥俟斤(官名)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余级。二十八日,颉利可汗率军进至渭水便桥北岸,太宗亲出玄武门,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直至渭水河边,大声斥责颉利可汗背弃盟约。继而各路唐军陆续赶到,旌旗盔甲遮天蔽日。太宗命大军迅速布阵,自己仍单独与颉利可汗对话。颉利可汗见唐军阵容齐整,大为恐惧,纷纷跳下马来,并排儿对着太宗跪拜,请求讲和。三十日,太宗与颉利可汗在便桥会盟,宰马歃血,赠其大量金帛,颉利可汗遂撤军北退。由此可以看出,尉迟恭是在士气上打击了突厥,为太宗计退突厥起了重要的作用。
九月,颉利可汗进献唐朝良马三千匹,羊一万只。太宗坚辞不受,只是令其归还所掠夺的中原人口,并放还上一年被俘的温彦博。十月,太宗大封功臣,尉迟恭与长孙无忌因在玄武门政变中功劳并列第一,各赐绢万匹。太宗为了酬谢尉迟恭的救命之恩,遂将齐王李元吉府邸的财币器物全部赐给了尉迟恭;再拜尉迟恭为右武候大将军[2],封吴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此与长孙无忌、王君廓、房玄龄、杜如晦的食封相同,仅次于裴寂的一千五百户。
后来,性情憨直的尉迟恭竟然居功自傲起来,见到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常常当面论其短长,甚至在朝堂之上厉言争辩。与同僚的关系弄得非常紧张。贞观三年(629),太宗于无奈之下,出尉迟恭为襄州(今湖北襄樊)都督。
贞观五年(631),因其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为元勋,各封一子为郡公。贞观六年(632)[案:一说贞观八年(634)],迁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九月二十九日,太宗赐宴庆善宫,庆善宫为太宗出生的旧宅。起居郎吕才将诗谱写成曲演奏,命名为《功成庆善乐》,又安排六十四名少年站成八行依乐而舞,称之为《九功之舞》。与《秦王破阵舞》一同演奏。同州刺史尉迟恭应邀参加宴乐,见有人席于他之上,勃然大怒道:“你有何功,坐我之上?”坐在尉迟恭下首的任城王李道宗见此情形便出面劝解。恼羞成怒的尉迟恭竟以拳头殴打李道宗,李道宗猝不及防,一只眼睛几乎被打瞎。尉迟恭之举惹得太宗非常不高兴,宣布立即罢宴,太宗对尉迟恭说:“朕阅览汉史,见汉高祖刘邦肆意乱杀功臣,内心常常责备他,朕总想和你们一道共同富贵,让子孙延续不绝。而你身居高官却屡次犯法,你要知道韩信、彭越是怎样被碎尸万段、剁成肉泥的?这都并非高祖的罪过。朝廷有纲纪法令,无论是赏是罚,特别是那些非分的恩遇,也不能多次得到,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尉迟恭听完后深感恐惧,忙磕头谢罪,约束自己的行为。
贞观十一年(637),太宗分封功臣官爵,可以世袭刺史。册拜尉迟恭为宣州(今安徽宣州市)刺史,改封鄂国公。贞观十三年(639)二月初七,再改尉迟恭任鄜州(今陕西富县)都督。太宗曾对尉迟敬德说:“有人说你要谋反,为什么?”尉迟恭愤然道:“我谋反是实,我跟随陛下征讨四方,身经百战,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箭的痕迹,现在,天下已经安定,陛下就开始怀疑我要谋反吗?”说罢,便将身上的衣服脱掉,露出伤疤。太宗见状,泪流不止,感动地说:“你穿好衣服,朕丝毫没有怀疑你的心,所以才跟你这么说,你何必那么恼怒呢!”
太宗还对尉迟恭说:“朕想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你,你答应吗?”尉迟恭叩谢道:“臣的妻子虽然卑贱,但是与臣同甘共苦过来的,臣虽才疏学浅,闻古人富不易妻,故娶公主非臣所愿。”太宗感其高贵品质,只好作罢。之后,尉迟恭又出任夏州(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都督。
贞观十七年(643)二月,尉迟恭请求告老还乡。二月二十日,太宗任命尉迟恭为开府仪同三司,可五天一上朝。二十八日,太宗命宫廷画家阎立本将赵公长孙无忌等二十四功臣像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尉迟恭名列第七。
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十二日,太宗由洛阳出发,亲征高丽,诏命特进萧瑀为洛阳皇宫留守。十七日,太宗诏令太子监国。此时,在家养老的尉迟恭上言:“陛下亲征辽东,皇太子身在定州,东、西两都内部已经很空虚了,恐怕会发生类似杨玄感那样的叛乱。高丽只是一个边陲小国,陛下不必辛苦,希望陛下能派遣一支部队前去征伐,指日可灭。”面对这一建议,太宗不听,反而命令尉迟恭为左一马军总管,随他一起出征。大破高丽于驻跸山。班师回京后,尉迟恭回家养老,从此不再过问政事。
显庆三年(658),高宗因尉迟恭之勋贤,追赠其父为幽州(今北京市西南)都督。十一月二十六日,尉迟恭病逝于隆政里宅第,享年七十四岁。高宗闻知,为之流涕,令京官五品以上官员及朝集使[3]赴第临吊,于云龙门举哀,辍朝三日。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赐东园秘器[4]。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
上一篇:中国历史上倾国倾城十大最美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