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晚年迷信方术,在家中设炉炼丹,服食云母粉,以求长生不老。又“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同时谢绝宾客,十六年未与外人来往。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代战神尉迟恭和秦叔宝竟然都成了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
尉迟恭墓位于陕西礼泉县东北十八公里处的烟霞镇烟霞新村(今礼泉县烟霞镇政府院内),系与夫人苏氏合葬墓。隋大业九年(613),苏氏卒。尉迟恭墓封土呈圆锥形,夯筑,直径26.5米,高8.80米。墓前列置石虎等雕刻。墓碑刻于显庆四年(659),螭首方趺,通高445厘米,下宽150厘米,厚53厘米,额篆“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鄂国忠武公之碑”,碑侧浮雕缠枝蔓草花饰及兽面纹饰。碑文正书,许敬宗撰文,王知敬书丹,41行,行87字,墓碑下半截字尚可辨,上半截了无一字。墓志于1971年冬出土,志盖盝顶,底边长121厘米,厚23厘米,四刹饰蔓草花纹,志盖飞白书“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尉迟府君墓志之铭”,点划间丝丝露白,若绢带迎风,舒卷自如。为世珍品。志石呈正方形,边长119厘米,厚23厘米,四侧饰十二生肖,志文正书,47行,行50字,题“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君墓志并序”。书法奇伟劲绝,似高山落石,风樯阵马。墓碑及墓志铭现陈列于昭陵博物馆。
注释
[1] 朝散大夫:官名。隋文帝始置,为正四品文散官。大业三年(607)为从五品。唐沿置,为从五品下。
[2] 右武候大将军:官名。隋十二卫大将军之一。置一员,正三品,与左武候大将军同掌车驾出巡营卫,分领府兵。大业三年(607)改名右候卫大将军。
[3] 朝集使:外官入朝制度。唐开元八年(720)定制,诸州都督、刺史或其上佐,每年轮流朝集,谒见皇帝。十月二十五日到京,十一月一日朝见,汇报民情风俗、属官考课、进纳贡物、聆听敕命;边要州及遭水旱灾州,都督刺史不必亲行,可以他官替代。
[4] 东园秘器:汉代官府制作的棺梓之类的葬具。素木长两丈,崇广四尺。东园,官署名,属少府。棺梓之类属凶器,故称之为秘。除皇帝、皇室丧葬时使用外,亦赐与宠臣。
上一篇:中国历史上倾国倾城十大最美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