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根源因是东北军成了张家军

2020-06-11 14:58 34795 移动版

  我们知道,九一八事变是在日本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的策划下发动的。两万日本关东军将三十万中国东北军“包了饺子”,七个小时,东北军大营遂告失手。东北军战斗力之弱,令人瞠目。

  而对手早就看出了东北军骨子里的孱弱,所以才敢以小博大,蛇吞象。当初,石原敢于策动九一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看不起中国东北军,尤其对其统帅张学良不以为然。

  据史料记载,在九一八事变打响之前,很多人并不看好日本。因为力量对比悬殊。当时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只有10600人,而张学良手下的东北军则是448000人,拥有大量的捷克制机关枪和迫击炮,空军有60多架飞机,无论兵力还是火力上都构成对关东军的绝对优势。面对强大的中国东北军,甚至连日本国内许多人都嘲笑关东军的军刀不过是竹刀。石原莞尔对此不屑一顾:“对付张学良用竹刀就足够了。战争一旦打响,不要两天我就可以占领奉天!”

  那么,东北军及少帅张学良为什么让日本人看不起呢?

  石原自有他的依据。1929年7月,为收回“中东铁路管理权”,东北军和苏联军队爆发了一场长达五个月的军事冲突。东北军以多打少,却溃不成军。其战斗力和精神力涣散暴露无疑,而在这场战争中,主帅张学良竟连一次前线都敢没去过。

  张学良,字汉卿,汉族,辽宁鞍山人。东北王张作霖之子。“学良”和“汉卿”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名字。尤其是“汉卿”,与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同名,又与“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汗青”谐音。张作霖虽然是土匪出身,但抱负很大。他给儿子起这个名,意在令其做“汉家骄子”,青史留名的人物,寄望不小。但继承父亲东北王大位之后,他也没“汉卿”,而是留下一堆风流韵事,以及瘾君子的传奇,最后在历史耻辱柱上留下重重一记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