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这些角色,在近代历史叙事中可没什么好形象,大都挨批挨骂,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便是其中一对。在当年同样是动静大的军阀军队,直系的吴佩孚,冯玉祥的兵,甚至是段祺瑞的西北边防军,在当时百姓眼里的印象都比奉军要好。原因非常简单,奉军的纪律非常之差,走到哪里都难免鸡飞狗跳。
之后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张学良当家,情况也没好转多少。张作霖在被日本人炸死之前,所做的最轰动的一件事,是从苏联大使馆里搜出了李大钊等几十个共产党人,然后把他们送上了绞架。在北洋时代奉军的坏名声,大多应该记在张作霖身上,但张学良也并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杀邵飘萍就是张学良的事。
在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人们认为家仇在身的张学良定会奋力抵抗日军的时候,他却一抢不发,拱手让出了东北。身为东北地方守土长官居然在日本人发动侵略的时候,下令不抵抗,无论如何掩饰,都说不过去。当时根据地东北有二十余万兵力,而发动事变的日本关东军,事先并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当时只有一万多兵力。
之后统计东北一共损失飞机300余架,战车26辆,各种火炮300多门,其中重炮200多门,轻重机枪5864架,步枪15万支,手枪6万支,有这样强大的武力,无论如何,都可一战,居然拱手把大片国土让人,实在是不可思议。
当时的张学良非常的颓废,整天沉醉在歌厅酒楼,抽大烟,扎吗啡,萎靡到了部下都看不过去的地步。九一八事变当晚,他正带着夫人于凤至和赵四在前门外中和戏院看梅兰芳的新戏《宇宙锋》,以至于参谋副官半天找不到他。
经此事变,作为军阀的他,老家没了,家底没了,就算没有父亲被人炸死之仇,为了自己的根据地,为了自己的财产,也该一战,可是他却没有(有材料说,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家产损失金条80000余条,超过了当时东三省的官银行的全部损失,一方面可见损失之惨重,一方面则表明,张氏父子在东北搜刮之烈)。
九一八的过失,史书一直是算在蒋介石身上的,说是蒋介石下令不让抵抗。但张学良本人一直都承认,不抵抗是他自己的决策,现在的档案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早就有学者指出,即便是蒋介石让他不抵抗,以当时他实质上属于独立军阀的身份,在涉及国家和自身利益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抗命”不遵。所以,“九一八”的不抵抗,只能是他的责任。
在当时人们的和舆论,并不像解放后人们那样看张学良。九一八事变之后,声讨的声音铺天盖地,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骂他卖国。后来之所以有那么多为张学良开脱的历史解释,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安事变。因为西安事变,使得张学良成了民族英雄,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他之前的过失,哪怕非常不堪,就都有了借口。
上一篇:六位秘密女党员的最终命运
下一篇:细数毛主席授予十大元帅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