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粟裕大将苏中七战七捷,秒杀国军名将李默庵

2020-02-27 11:24 22564 移动版

  1946年7月13日,是值得广大军迷怀念的日子,从六十九年前的今天起,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以3万兵力在苏中地区同12万国民党军展开激战,四十多天的时间里连续取得宣泰、如南、海安、李堡、丁林、邵伯、如黄路等7次战斗的胜利,歼敌5万余人。这就解放战争史上有名的苏中“七战七捷”。粟裕大将在苏中的神来之笔,为我军在刚刚打响的国共全面内战开了一个满堂彩,毛泽东主席接到苏中大捷的报告后兴奋不已,亲自拟电全军,如下高度评价粟裕大将的七战七捷:““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土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图:苏中七战七捷是粟裕大将代表作。

 

  苏中七战的背景是蒋介石公然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发动内战,以三十万大军对围攻我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全面爆发,粟裕所领导的苏中解放区,因为与国统区首都南京最近,成为国民党眼中的心头钉,正所谓侧塌之旁且容他人安睡,1946年中,蒋介石令驻江苏南通的第一绥靖区司令汤恩伯,兵分四路,向苏北解放区分进合击,企图把我苏中解放军吞灭。

  对粟裕和他的苏中解放军,蒋介石不可谓不重视,调集了12万大军不说,连第一绥靖区司令,他也从汤恩伯换成了李默庵,国军中的名将。

图:国军名将李默庵是粟裕的对手,黄埔一期生,在国军中号称:“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文武双全李默庵”

 

  李默庵是当时国军声名有多大,从黄埔一期学员口中那的那句话就知道:“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这位黄埔一期高材生,早已在抗战中在忻口战役、中条山战役、缅旬远征军中证明过自己,虽然李并非蒋之嫡系,但非常之时期,蒋还是启用了李默庵到苏中与粟裕大将一决高下。

  解放战争爆发之初,国军气势很盛,无论人数,装备均在我军之上,在东北又取得四平长春之役的胜利,中央军委从整个战略部局出发,给苏中解放军下达的战略部署是让粟裕率主力北进占领蚌(埠)、浦(口)间铁路线,歼灭第三、第四分区(华中军区所属淮南军区第三、第四分区)之敌,策应陈野(陈毅率领的山东野战军)北面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