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枪手?抗日战争期间消灭一个鬼子需要消耗多少子弹(5)

2020-05-03 10:15 34409 移动版

  1937年7月至1938年12月,国民政府自苏联、瑞典、德国、比利时等国,共购进步、机枪子弹约4.6亿颗,虽远不足以弥补战场上高达7.2亿颗的巨大消耗,但仍然十分可观。

  1939年之后,因弹药库存耗尽,且弹药补充能力极为有限,国军弹药消耗量骤减。而且,由于欧洲战场形势变化,自德、苏等国购入弹药的途径断绝,美国转而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武器援助国,但数量远不能与1939年之前相比。

  自1942年4月至1944年9月,美国援华步、机枪子弹,仅2.14亿颗,其中1.64亿颗被史迪威拨交给了印、缅中国远征军,以满足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利益,中国国内部队仅得0.5亿颗。

  如此,就不难理解国民政府军委会的公开抱怨:“中国军队自与盟国联合作战以来,所得援助之实际数量,几不足供英美军一师作战一星期之用。”事实上,这一时期,中国军队的弹药供给,主要仰赖自制。

长城线上的中共抗日部队

  由此可见,在真正的抗日战场上,我们不仅不能让子弹拐弯,也并没有那么多“神枪手”,连基本的弹药需求也不能保证,如果都像神剧里那样一枪撂倒一个“鬼子”,这场战争何苦要打十四年之久,丑化敌人就是丑化自己,也是对中国军民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十四年顽强抵抗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