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的会议之后,大多数物理学家都选择了一个答案,那便是“闭上嘴用计算结果来说话”。波尔所在的哥本哈根学派提出了一种解释。它认为量子力学只是用于帮助我们预测世界正在发生的事的工具,而不是对现实本身的描述。不要问原因,事实就是这样。
瓦伦蒂尼并不是第一个认为这一论调是站不住脚的借口的科学家。1927年的会议催生了好几种相互竞争的解释——但它们大多数被掩盖了,因为文史资料都是由哥本哈根解释的提倡者所书写的,例如海森堡和波尔。“你从书本里读到的标准历史其实是被曲解的。”
瓦伦蒂尼的量子死亡理论始于其中一种竞争理论。它是法国物理学家路易斯·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智慧的结晶,与哥本哈根解释不同,它清晰的阐述了量子世界里什么是真实存在的。每一个粒子位于确定的位置,任何时候都具备确定的特性,它是由一样真实存在的“导频波”所引导。纠缠的电子是由导频波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方的摆动——例如在旋转测量中操作其中一个电子——会引起另一方的即刻摆动,从而改变另一个电子的特性。我们所观测到的怪异行为其实是这种从隐藏层面上连接两个电子的复杂、相互纠缠的导频波网络的结果。德布罗意的导频波理论吸引人之处在于,它与标准量子理论进行了相同的预测,且目前为止这一理论与所有实验结果都相匹配。但它也是把双刃剑,这意味着没有其它方法可以测试它对现实的描述是否比量子力学更好。然而,由于这一理论暗示了神秘的无法预测的潜在现实层,因此大多数物理学家对此还是选择沉默。
毫无疑问,量子纠缠的电子之间的确存在这种鬼魅般的行为:科学们探索了纠缠的粒子之间的联系,以创造虚拟的不可破解的技术以安全的传输信息。奇怪的是,尽管我们知道这些粒子之间“交流”的速度是光速的几千倍,但我们却无法利用这种联系以如此快的速度传递信息。这种量子理论的中心要素竟然不可思议的如此冗长。因此爱因斯坦提出的规则,也即任何事物移动的速度都无法超过光速,仍然成立。
20世纪90年代瓦伦蒂尼首次意识到,这种无法超越光速的原因存在于波动函数开方产生的可能性。如果对很多对量子纠缠的电子进行开方计算,那么每一个纠缠对里的电子向上旋转的概率恰好为一半。这种对半分的概率至关重要,其它的比率,例如100:0, 80:20甚至51:49,都会在即时信息传输过程中给另一方的电子产生可观测到的变化。
上一篇:宇宙竟然是不均衡的
下一篇:美发现太阳系最遥远矮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