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时都没回过神来。当日擒获尉迟恭,为何我推心置腹,收为己用,而今天得到了单雄信,却立即要他人头落地呢?早已归降我大唐的李世勣更是着急,他跟单雄信本是义结金兰的好兄弟,于是赶忙来到我面前为他求情。但我依然坚持我的处决,原因是,我太清楚单雄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他自小便跟翟让是心腹之交。后来,与翟让合营的李密设计杀害翟让。翟让死后,早已布置妥当的李密立即勒兵诛杀翟让的亲属心腹,就连李世勣当时也在混乱中因出手抵抗而被砍成重伤,还好李密及时出手阻止,他这才捡回了一条性命。而同为翟让老朋友和心腹重臣的单雄信,对本身的故主遇害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他二话没说,当即跪了下来,叩头求饶。对这样的猛将,李密自然很重视。
如果说,先前的跪地求饶还只是怕死可鄙的话,那这回单雄信所表现出来的冷血和无情,便是令人不齿的行径了。不几年,势力正如日中天的李密又和王世充抢起了地盘。双方在邙山展开了一场决定互相生死存亡的恶战。最后因单雄信策略失败,打了败仗。李密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一样,只带了少数随从投归到我父皇麾下。而那个贸然主战、对此失败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单雄信呢?他立即带着本身的部下归降了王世充。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在那个兵强马壮便为天子的乱世之中,几次三番地更换本身的主人,也不是一件稀罕事。举个实例李世勣、魏征等人,哪一个不是先后在不同的主子那里效过力?单雄信的问题在于,他实在是太缺乏职业道德了。
像李世勣、魏征这样的人,尽管多次换过主上,但有一点是坚定不移的,那就是侍奉谁,就死心塌地,至少也是老老实实给人家效劳卖力,绝不会有半点私心。可惜,这不是单雄信的信条。翟让死,他能厚着脸皮带头去接管翟让队伍。李密打仗,他有胆量乱出主意瞎指挥一通——天塌下来不是我顶着,干砸了拉倒,走人重来就是!
就算在王世充手下混,他也显得十分不敬业。还是洛阳围城战的时候,我三弟元吉和李世勣一起围困洛阳。元吉仗着本身勇武过人,经常在前线附近出猎。王世充发现后,便叫来单雄信,用金碗斟下满满一碗酒给他,请他出战刺杀元吉。单雄信一饮而尽后,纵马而出,赶上元吉,一条长枪神出鬼没,眼看就要在元吉身上开个窟窿。陪同元吉的李世勣赶忙高叫:“大哥大哥,这是我的主人啊!”单雄信竟然勒住马缰,大笑道:“小子,既是这样,快逃命去吧!”闲话一句,后来人们竟然把这个段子安排到了我身上,那纯粹是误传了。
这样的行为,只能说是彻头彻尾的不忠。人才可以分许多种:有的人德才兼备,有的人有才无德,有的人有德无才,而有的人才德俱无。而单雄信,很明显属于有才无德之人。
所以,对这样的人,我肯定是不能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