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假说各有所短
显而易见,狗起源于欧洲、中东或东亚(中国)的三种假说都有各自的证据和理由,但也都存在一些尚不能自圆其说的问题,因此这三种假说未必都能得到广泛认同。
欧洲起源说的问题在于,研究人员只是检测了狼和狗的线粒体DNA,并没有进行细胞核DNA的测序和比对,也没有进行Y染色体DNA的测序和比对,同时研究人员没有比对来自中东或中国的狼和狗的DNA,因此,他们的研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全面,因此缺少足够的说服力。该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塞尔曼也承认,他们的研究并不意味着欧洲是狗最早出现的唯一地区,只是欧洲在狗的驯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东起源说的弱点在于,狗的化石出现的时间与新石器革命(农业革命)的时间不符。农业革命是指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转向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发明陶器、诞生了农业和养畜业。因为该研究认为,狼被驯化是因为演化出了消化淀粉的基因。而且,狼是在与人类接触之后,在长达几个世纪食用人类富含淀粉的食品才演化出了消化淀粉的基因。但是,该研究采用的家狗化石样本存在的时间至少要比农业革命的时间早几千年,再加上驯化的时间长度,表明狗的驯化在农业革命之前很早就发生了。这并不符合该研究提出的人们在农业革命之时和之后用淀粉类食物喂养野狼才将其驯化为狗的结论。
所以,英国杜伦大学的考古遗传学家格雷格尔·拉森(Greger Larson)评论说,“为什么要浪费论文的空间来说一些显然不真实的事情呢?”对此,该研究的另一位参与者埃里克·阿克塞尔森(Erik Axelsson)回应说,犬类消化淀粉的变化可能会在被驯化后才发生。而且,农业革命时代持续了几千年,犬类可能是在农耕生活开始的最初时期才被驯化的。但是,这一解释并未让狗的演化时间完全明朗。
尽管狗起源于东亚(中国)有母系线粒体DNA和父系Y染色体DNA的证据,但是也存在问题,因为该研究得不到狗类化石的印证。张亚平、萨沃莱南等人是在2009年发表狗和狼的线粒体DNA对比研究结果的,当时采用的狗化石标本只是约1.4万年前的狗的标本,比如来自德国的1.4万年前的一个狗的下颌骨化石。但是,张亚平等人得出的结论是狗在约1.6万年前在中国被驯化的,在时间上并不吻合。
对于张亚平等人的研究,拉森也指出,没有证据显示狼曾经在中国南部生活过。如果那里从来没有过狼,人类又怎么去驯化它们呢?但是,张亚平的合作者萨沃莱南解释说,中国的科学文献显示,狼曾经生存于中国长江的南部,但之后灭绝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张亚平等人的研究还是缺乏化石标本的印证或旁证。
上一篇:神秘秦始皇陵墓隐藏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