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六大未解之谜:中国此后为何闭关自守(39)

2019-11-08 17:31 3584 移动版

  谜案6:中国此后为何闭关自守

  郑和下西洋后,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即销声匿迹。但这个十五世纪震惊世界的壮举,对打通东西海道,密切中外友好交往,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都起到重大作用。那为什么在明代中期以后这种航海被终止,中国也由开放政策改为闭关自守了呢?

  国力衰败导致封闭

  郑和在第六次下西洋回国后,明成祖便因财政问题,不再大力支持耗资巨大的船队出海。明成祖驾崩后,明宣宗在最后一次(第七次)航行后不久,下令严禁船只出海航行,以及停止所有建造远洋帆船及修缮工作,违反者都被处决。

  至此,中国的海上事业日渐衰落,自此开始步向闭关自守的时期。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国际贸易和其后的工业革命,把西文世界推向了现代化。

  邓小平曾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的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中国被侵略了,包括以后的清朝康乾时代,都不能说是开放的。”

  支费浩繁荣,库藏为虚(《明史》卷三百三十二),是终止下西洋的直接原因。据粗略统计,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了约二千艘海船。另据计算,每只宝船造价约五六千银两,由此可见,下西洋船舶耗资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