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怪出没:地图上的海怪影像史(2)

2020-06-06 10:08 37623 移动版

  出于信仰,巨型的海怪还被当作一种包举宇内的世界观,这也体现在地图上。在《希伯来圣经》中提到的利维坦(Leviathan)就成为欧洲地图上的常客。利维坦(Leviathan)的原意是“裂缝”,又兼扭曲、旋转等义项,是对这种怪兽的破坏力及外在形态的速写,此处倒是大可望文生义。《约伯记》中提到,利维坦是一头巨大的生物,它畅泳于大海之时,波涛为之逆流。它口中喷着火焰,鼻子冒出烟雾,拥有锐利的牙齿,身体好像包裹着铠甲般坚固。性格冷酷无情,暴戾好杀,它在海洋之中寻找猎物,令天下生灵闻之色变。利维坦强大到足以和撒旦相提并论,它的身长可以变幻,最大时可绕世界一圈,它以口衔着自己的尾巴,便圈定了世界。利维坦也被俗称为海蛇,其原型可能来自巨鲸,或者巨型乌贼的触须,抑或皇带鱼。亚里士多德写道:“这种蛇的长度令人震惊,在他们刚进入大海,海蛇就全速追逐他们的船,毁坏了他们一个后桨,然后开始袭击水手。”樯倾楫摧之际,整个世界在塌陷……

  在希腊神话的影响下,文学对海怪不懈摹写,也为地图上增添了不少海怪。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然要算塞壬(Siren)了。《荷马史诗》中提到的海妖塞壬上半身是美女,下半身是鱼尾,她们居住在墨西拿海峡附近的海岛,在那里还同时居住着另外两位海妖斯基拉和卡吕布狄斯。也正是如此,那一带海域早已堆满了受害者的白骨。英雄奥德修斯率队经过墨西拿海峡的时候事先得知塞壬那令凡人无法抗拒的致命歌声,于是命令水手用蜡封住耳朵,并将自己用绳索绑在船只的桅杆上,方才安然渡过。塞壬提供的美人鱼形象,也成为地图上的点缀,尤其是地中海一带,塞壬频频出现,意味着“此处危险,当心!”

  比如这幅绘于1375年的印度洋海图,就有一只双尾的塞壬占据着海岛,迷惑往来商船上的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