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吴诚真
人物周刊:升座为中国首个道教女方丈后,有人说你比武则天还要值钱。
吴诚真:这是不信教的人不懂得宗教,乱加炒作。确实,很多宗教存在男尊女卑,但道教从来就不是。道教经书里讲“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历史上,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神,都有很多女性,像西王母、地母、黎山老母;后天有何仙姑、麻仙姑、孙不二。乾道和坤道向来并行。
人物周刊:以我的观察,相较于佛教、基督教,道教确实在公众认知上处于下风。对此,您怎么看?
吴诚真:这一点我不否认。一方面,道教过于讲求“无为”,不太擅于布道、传教;另一方面,世俗层面的很多现象,包括媒体,给道教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比如不少影视剧中,道教就是“装神弄鬼”,搞什么毒药巫术;现世中,更有许多打着道家旗号,以算命占卜、看风水为名,招摇撞骗钱财的人存在。很多练旁门左道的、那些“功”的,通通被视作道教。这令本土宗教的地位很尴尬。
人物周刊:您的社会任职很多,因此平日里行程紧凑,事务性工作多。依教理,方丈除自身修炼精进外,还要广阐道法、深研道经。过多的介入俗事,会不会干预修行?
吴诚真:我平时更多的关注还是自己的修行。我注重往内里修炼——眼往内看,耳往内听,心往内收。只有在动中求静,闹中求静,要兼顾一些事情,只要用智慧去做,用良心去做,也无大碍。做事务性工作,只当是一种修心弘道的法门。当然,必须要做到从世俗出来回到宫观要随时能入境。修行是本。
人物周刊:我注意到,您在道教界“上位”很快,无论是升任住持、方丈,还是升任市、省道协会长,都平步青云。有人说,是你善于处理好各方关系。
吴诚真:任何时候,我都笃信,只要对人好就好。你说我不好也罢,好也罢,宠辱不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自己要战胜自己,什么东西本来就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千个人,不可能一千个人都说你对。有的时候,邪道跟正道就是要较量。所谓人“不到天国非好汉,不遭人嫉是庸才”嘛。
人物周刊:您有很多富贵弟子。他们平时在什么方面需要您作开示,您又如何开示?
吴诚真:越富贵的人,越会为富贵而烦恼。我的弟子常常问我,以前没车的时候想车,没房的时候想房,等到车、房都齐了,还是不快乐。因为还有更好的车、更好的房在前面招手。所以,他们的欲望无止境,烦恼就会无止境。人就几十年,我劝人要尽量活得轻松,活得超脱,活得不俗,活得不累。我有时候告诉这些富贵弟子,他们身上的衣服成千上万,我穿都不敢穿,我买件300块钱的东西就得反复思考。可是,我真的比他们快乐。
人物周刊:长春观近年来动作频频。有舆论将您与佛教中少林释永信相比照。您如何评价释永信其人?
吴诚真:道教中人,不评佛教中人。
人物周刊:不评释永信,是否愿评“少林现象”?
吴诚真:这个倒可一说。我始终认为,信仰是宗教的核心。出家之人要说法、修行,带领大家共修心灵,经济绝不是我们的主体。当然,基本的费用要有,宗教人士不是生活在真空。但是你若本末倒置,要完全建立一个商业化操作模式,去挣上几个亿,就怪不得他人指责。我说过,中国人其实什么都信,什么又都不信,没有非常固定和笃正的信仰。我听到佛教教内和社会上的很多声音,大家以为这么做确实可以让世界上都知道少林寺,但是千万不要外强中干、昙花一现。用我们道教的话说,什么事情不能做过了,那样会适得其反。
人物周刊:为什么“少林现象”能获取公众的热衷,乃至趋之若鹜?
吴诚真:还是我说的,大家都知道了少林,就会去信它。我们要洞察一个现象,现在很多有钱人没有安全感,没钱人也没有安全感,满眼都是钢筋水泥,人与人之间充满陌生,老太婆被撞倒在地上没人敢扶,环境污染愈发严重,企业诚信缺失,医疗费用居高不下。这个社会物质是发达了,但幸福指数在往下降。所以需要寄托、需要信仰。道可道,非常道也。
上一篇:夫妻双双变性后产子 谁是爹谁是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