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刚到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当研究生。一天,见到办公室的墙上,高挂著一张大奖状。文字大意是:某某研究所在一号工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特颁此状,以资鼓励。我好奇地问办公室的人,「一号工程是什么?」对方惊讶地说:「你连一号工程都不知道?就是毛主席纪念堂呀。」我又问:「我们研究所为毛主席纪念堂做了什么贡献呢?」他的回答不那样爽气了:「是保存毛主席的遗体。」我再问:「我们这个研究所不是研究活体的吗,同遗体保存会有什么关联呢?」对方见我打破砂锅问到底,连称「有事」,拔腿就走。
後来我才知道,毛遗体的保存在当时属於机密,不是可以公开谈论的。不过私下里,参加过毛主席遗体保存的科学家,还是透露了一些细节给我听。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一些亲身参加过一号工程的专家,陆续披露了毛遗体保存的情况。
毛主席遗体的最初处理
1976年9月9日凌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离开了人世,毛泽东时代也随之画上了句号。毛的御林军中央警卫团的番号为8341,恰与毛泽东在世83年,掌握中国共**大权41年暗合。
这年春天,吉林下了场特大陨石雨。7月,河北省唐山又发生特大地震,24万人死於顷刻。中国共**党内地位仅次於毛的老资格领导人周恩来和朱德,也在毛之前相继去世。按照中国传统说法,上述在在都是不利於帝王的凶兆。论者可以说凡此种种纯属巧合,然而这多的巧合竟集中在毛泽东身上,也实属罕见。
毛去世当晚,中国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要保护遗体,以供吊唁和瞻仰,时间定为15天。毛的保健医生李志绥说,保存半个月容易做到,只需进行一般性的遗体处理。於是,毛在中南海的住室兼病室,改作了临时太平间。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几位解剖学和组织学专家,被连夜召来。他们从毛的股动脉向遗体内灌注了两升福尔马林,以防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