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有公开的历史资料分析,绝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汪精卫“出走”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对中国独立抗战的悲观失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受到蒋介石的政治排挤和打压,在体制内“主和”无望,因此而“另谋出路”。(汪曾在国民党中央全会期间,在一次团体合影时遭到公开枪击,身受重伤几乎丧命;有人分析此次刺杀行动与蒋介石有关,因蒋本人当时刚好“借故”推辞没有出席。由于刺客被当场抓获,是一名主战的激进军官所为,而汪本人还为其说情,所以此事后来不了了之。)
有人说,汪精卫的个性趋于理想主义,是一个富于浪漫情怀和献身精神、不计个人得失的革命家。汪当年曾说革命成功后不做官、不要钱、不图名利,“辛亥革命”成功后果然婉拒高官厚禄,携陈璧君远走法国求学;此后,每当党内政治派系纷争不下之时,汪都会远避法国--这与蒋介石即便下野,仍然坚守不让、伺机而动,以图东山再起的强悍独裁风格全然不同;蒋的政治野心也与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已披露的历史文献和汪精卫早年的个人经历来看,汪举止温文谦恭、谈吐尔雅,待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行文词锋犀利、运笔流畅,演讲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曾经是国民党内真正少有的“青年才俊”,颇为孙中山所赏识;殊为难得的是,汪既不贪财、也不好色,从无贪污受贿的敛财之举,毕生只有陈璧君一个爱人,是当时政界极为罕见的品行清高之士--这一点连他的政敌都认为无可挑剔。说汪精卫主观上不“爱国”、因为“怕死”或贪图个人“荣华富贵”而“投敌叛国”,相关的证据或理由似乎都不具足够说服力。
上一篇:毛岸英之死与警卫枪击彭德怀真相
下一篇:揭秘毛泽东为何不顾一切要娶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