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汪精卫,作为“同盟会”的骨干和最年轻的革命家,一直贴身追随孙中山先生多年。辛亥革命时期,汪精卫同当时的恋人、身为富家小姐的爱国华侨之女陈壁君,一起潜入北京刺杀当时满清的摄政王;汪精卫后来由于行动失败而被捕。在被关押期间,汪精卫表现出了一个革命志士大义凛然的无畏气节,并在诗作中慷慨明志、留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经典名句。身为青年女性的陈壁君,性情刚烈、在营救汪精卫的行动中也表现得大智大勇,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美人救英雄”经典爱情“乐章”。这对无愧的“革命恋人”,后来在民国初年成为了千百万青年人的崇拜偶像。
孙中山死后,国民党内出现了公开的派系分裂。汪精卫作为《孙文遗嘱》的执笔人、和国民党新生代精英的代表人物,本来“接班”的呼声甚高;但是新崛起的党内中间派实力人物蒋介石,依靠黄浦系军队力量的强大支持,在取得北伐胜利的基础上,实际上成为了当时国民党和中国首屈一指的政治领袖。汪精卫的政治地位逐渐受到冷落。汪虽名为国民党内的第二号人物,政治名誉不小;但因没有坚强的地盘和实力作后盾,主要靠文职派系间的政治平衡,实际上的权势微乎其微。
但是,汪毕竟是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内“二号大员”,可谓“高官厚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虽非“位及至尊”、似乎也不乏“富贵荣宠”。人们说,作为政客、又是不必承担失败责任的第二号领导人,汪尽可以高调“主战”,又或者大不了也像其他人一样默不作声、低调处世,静观时事、以静待变;何苦“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唱那千夫所指、谁都不愿意的“主和”“白脸”?
上一篇:毛岸英之死与警卫枪击彭德怀真相
下一篇:揭秘毛泽东为何不顾一切要娶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