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内幕:日军将领到底偷走国军什么机密?(4)

2020-04-09 16:49 35905 移动版

  涉及战略要地的地图都有编号并特别注明“军事机密”字样

  30张发黄的老地图上大多有些水渍的痕迹。说起这些地图的由来,成洋告诉记者,8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家古玩市场转悠时,看到一位老人在兜售侵华日军使用的军用地图。“我想着这些地图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而且有警示和教育意义。就硬缠着那位老人,最终买了下来。”

  30张地图中,有17张的背面有某测绘局收藏的印章和收藏文件编号。“这些地图当时既能作为民用地图,也可作为军用地图使用。”成洋淘得这些地图后,曾找到湖南省测绘局有关专家鉴定,专家们都称这些地图绘制真实可靠。“可见当时日军为侵略中国,在侦察和勘测上下足了功夫。”

  这些地图主要涉及长沙城区和长沙、宁乡、浏阳、湘阴、益阳、沅江、平江、湘潭等周边地区。有长沙城区、青山市(今长沙县青山铺镇)、金井(今长沙县金井镇)等战略要地等10张地图特别注明了属于“军事机密”字样。同时,这10张地图也有编号,长沙城区地图的编号为“长沙九十一号”,宁乡县地图编号为“衡州一号”。

  每一张地图上都注明了测图、制版和印制时间,如长沙城区地图就标明是中华民国8年(1919年)测图,昭和13年(1938年)制版等字样。测图时间最早的是中华民国8年,最晚的为中华民国26年(1937年),时间跨度18年。其制版和印制时间最早的为中华民国9年(1920年)5月印制,最晚的为中华民国34年(1945年)6月印制,时间跨度25年。其中,大部分地图在1936年至1938年印制。

  “待地图印制完毕,日军发动了长沙会战。1939年9月,日军突破汨罗江和新墙河两道防线,从东、北两个方向直扑长沙而来,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成洋认为,日军前后发动3次长沙会战,绝对不是打到哪儿是哪儿这样简单,确实是依据早前准备好了的地图有备而来。

  日制老地图用五万分之一比例尺标明橘子洲头东边对岸码头

  30张地图上清晰地标示了不同区域的等高线、标高及战略要冲和交通要塞,就连散落的村庄、独居的农舍、山间羊肠小道、平地小沟渠及其通向何处等也无一不在标注之列,足以说明早在长沙会战前,日军就对长沙及其周边地区资源、文化、兵要地志进行了大量细致、隐蔽的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