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抗战全面抵抗被蒋介石认为是“义和团救国”

2020-04-23 10:53 33642 移动版

  “九一八”后,占领东三省的日本人更猖狂了,竟然在1931年10月初把军舰开进了长江。

  看到日本人在自己眼皮底下挑衅,蒋介石气炸了,当即命令淞沪军区长官严为防御,必要时与日本人干,他表示:“决心与倭一战” [1] ,命上海市市长张群:“日本军队如果至华界挑衅,我军应预定一防御线,集中配备,俟其进攻,即行抵抗。” [2]

  10月16日,蒋介石以陆海空军总司令的名义发布首都战备计划,密令警卫军军长顾祝同、卫戍司令谷正伦、军校教育长张治中、警察厅长吴恩豫“遵照准备实施,其构筑工事之程序,第一期专筑交通要道,城内者限本月20日完成,城外及镇江者限本月23日以前完成。”[3]

  一边是日本人进犯,一边是广东人对峙,蒋介石被弄得筋疲力尽,几近崩溃。

  11月初,“宁粤对峙”大半年后,蒋介石终因日本问题与粤方达成和平协议:

  “此次日本对我国并未宣战,乃系用强盗明火打劫办法,侵略我国领土主权,故即使我国对之极力抵抗,亦不必用宣战方式。此次日本暴行,乃绝对无理,我国有要求国联及非战公约各国主张公道裁制日本之权利,故外间团体有所谓退出国联之主张,乃系一时愤激之谈,宜设法劝止之;如果日军来攻,应该抵抗,用武力来对付它,不要不抵抗。” [4]

  12月6日,南京政府提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 [5] 的对日方针。蒋介石也提出了“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关关头,绝不轻言牺牲” [6] ,对内则以安内攘外为基本方针,在策略上,争取准备时间,充实抗战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