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尸体是怎么处理的?(2)

2020-06-08 10:33 27840 移动版

  当时,南京的一些慈善机构也参与处理遇难者尸体,参与这项工作的慈善机构主要有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崇善堂、红十字会等。

  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自12月22日开始掩埋遇难者的尸体,当年曾参加这项工作的南京市民施惠云介绍:“每天管门东、门西、三牌楼地段,最多一天收过800多具尸体。特别是收尸的后期,由于有人被杀的时间较长,天气又暖,尸体已经腐烂了,我们就用铁钩子来抬。每天收到的尸体,用汽车送到望风矶、汉西门和下关一带掩埋起来。我们拖的尸体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和年轻的妇女。”

  崇善堂是南京的一家民间慈善团体,南京沦陷后组织“崇字掩埋队”,负责掩埋遇难者尸体。崇善堂承担收埋尸体的范围相当广泛,收埋尸体的数量也相当庞大。据崇善堂负责人周一渔说:“城区尸体受刀伤的比中弹的多,郊区则差不多。凡有女尸的地方,男尸都在较远的地方。城区的尸体多在地下室、道路转角处发现;乡区的尸体,则是数百数十地躺在沟渠、池塘、田埂下以及草堆中间。那情景之惨,是没法说的。”

  红十字会从1937年12月24日开始收埋尸体,期间共掩埋军民尸体22683具,牲畜若干。同善堂原来是南京城里专门殓葬婴孩的机构,南京大屠杀后特地成立了掩埋组,埋葬被日军杀害之同胞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