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抽贯了什邡雪茄了,不免有些挂欠。于是,中办准备派人学习制烟技术,直接为毛泽东服务。经过认真权衡,最终也选定了人选,他们是中央办公厅的孟景云、北京烟厂的孙正兴两名干部以及从烟厂抽来的两名老工人。
他们去什邡学习,但学了好长时间,实在是太难了,学不会。做出的烟也没有那种味道。为此,北京市委召开会议,会上有人提议:“请四川师傅来北京做烟。”决定下来后,甑选工作在什邡烟厂严格且秘密地进行着,最后选中了黄炳福、姜跃秀、刘宗贵、范国荣等几位厂里的技术骨干。
于是,研制小组成立了,研制小组的名义是“一三二小组”。时间是1972年的3月。几位四川师傅都举家迁至首都北京,为了保密,选择了僻静的南长街八十号作为生产场地,这是一个相对很隐密的地方,既方便,又安全。当时北京市公安局提出了“三保”要求,即“保安全、保质量、保数量”。
“一三二”雪茄烟的特别之处有两点:一是烟叶的特别,二是手工卷制技术的精湛。所谓烟叶特别,是说在天府之国新都县的独桥河两岸有200亩油沙地,这里生产的烟叶有柳烟和毛烟两种,柳烟味淡而纯,毛烟味浓而重。
两种烟叶在燃尽后均不落灰,烟灰呈白色,抽吸时喉咙处可感到丝丝凉意。烟支长时间搁置不会熄灭,只要再抽一口便会继续燃烧。其每年产量最多不过20担(2000斤)。“一三二小组”所用的正是这种烟叶。
这个称之为“一三二”的小组名字看起来很是神秘,其实,也就是两种烟的型号,即十三号和二号,简称就成了“一三・二”小组了。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此后,华国锋、李先念、姚依林以及几位民主党派的主席、副主席也接着抽着“一三”号雪茄烟。但毕竟这是毛泽东独家抽的烟,在那个时代其他人要抽这种烟,多少得掂量一下自己。
这样,对雪茄的需求量也就明显减少,国家领导人都改抽纸烟,到年底,“一三二”就停止生产了,随后“小组”正式宣布解散。
当然,有这么多人为毛泽东服务,作为服务人员,他们都是感到幸福的。毛泽东自己对一个厨师说过:“你们为我服务,我为人民服务。”
上一篇:中共最决绝的叛徒叶青2次死里逃生
下一篇:许世友带枪进京吊唁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