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毛泽东服务“秘密小组”(2)

2018-12-29 08:22 4445 移动版

  第一次的医疗组,组长是李志绥,副组长是徐涛、卞志强、胡旭东。组员有吴洁、周光裕、高日新、吴阶平、尚德延、徐荫祥等。第二次医疗组的成立,具体时间是1974年的6月中旬。

  谁是组长的问题,因为李志绥出版了《毛泽东的保健医生》一书,且书中多有杜撰,以林克、徐涛、吴旭君三人为名义出版的《历史的真相》组织了参加过毛泽东医疗小组的多位专家回忆,确认李志绥不是第二次组的组长。

  但是组长是谁,至今没有答案。但组员中还是有李志绥,其他专家有王新德、方圻、陶寿淇、高日新、陶桓乐等。据回忆结论,总负责人是陶桓乐。

  泽东的医疗小组为毛泽东服务着,一直到毛泽东逝世才解散。

  与之相同情况的另一个组是毛泽东的“大字本”组。

  所谓“大字本”组,就是将毛泽东要看的书,特别注释后,排成“大号字”的编辑出版组。这个组成立于1972年秋,第一次开始注释毛泽东所要求看的古籍是《晋书》中的《谢安传》、《谢玄传》、《桓伊传》、《刘牢之传》,准确时间是1972年10月1日。

  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是复旦大学的历史系、中文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教授与专家。他们是王守稼、许道勋、董进泉、吴乾兑、刘修明、谭其骧、杨宽、邹逸麟、王文楚、王运熙、顾易生、章培恒等等。当然,这个小组里的成员不是太固定的,以专长而定,或进入全部注释工作,或进入擅长科目。

  资料图:供毛泽东“听”的古诗词

  这种注释出版的大字本,每次只印15本。后来,毛泽东发现这15本有被他人阅读,就改成只印5本了,成为了只为毛泽东个人阅读的专有读物。随着毛泽东的白内障病的加重,大字本印刷成了“三十六磅特大号”了。而当时并没有这种字体,字模是由当时在上海澳门路的中华印刷厂特地为毛泽东翻制的。

  再大的读本,也毕竟要用眼睛去读,能不能让毛泽东的精神生活更充实一些呢?这样,又产生并成立了与之相关的古诗词“吟唱小组”,并“秘密”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