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会谈时,周总理严肃地说:“你给路过的女孩子的裙子上洒了水,你可以说‘添了麻烦’,这个怎么能说‘添了麻烦’呢。日本军国主义者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那么多的伤害,怎么是一句‘添了麻烦’就能解决的?!连一点反省的意思都没有,这是不能接受的!”
在这之后的30多年时间里,为田中的这句话,我每每要接受日本记者的采访,尤其是中日邦交正常化逢五逢十的纪念日,记者换了一批又一批,问题却总还是这一个:是不是田中当时就是这么说的?翻译也是这么翻的?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也总是这样的:田中的原话用得不合适,翻译也不妥。如果翻译时带点道歉的词补救一下,也是可以的。原话本来比较暧昧,再加上翻译就更暧昧。什么叫“添了麻烦”,听上去轻飘飘的,给中国人的感觉就是一点也没道歉,这是不能接受的!
当时我就想过,翻译不仅仅只是一个传声的机器。我们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老人家对我们翻译工作要求是很严谨的,他鼓励我们要做到博学多才,要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对工作对象要做到十分了解。他自己更是做在了前面。田中来访前,周总理就特别要求我们看田中1972年6月担任首相前写的《日本列岛改造论》,里面有田中的政治倾向和施政方针。他还嘱咐我们,尤其是谈判时的翻译更要严谨,特别是条约性的译文,一点也马虎不得。他在日本留学过,我在翻译的时候他会仔细地听。他很体谅翻译。我在翻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候,第一条还没有翻译完,他就小声地帮我提示第二条,当时我特别地感动。
田中评价周恩来:躯如杨柳摇微风,心似巨岩碎大涛
周总理跟毛主席一样,在革命战争年代养成的生活习惯,晚上工作,凌晨休息,中午起床。这是周总理一直以来的生活习惯,但为了田中,他要改。田中在家的时候有自己的豪宅,有院子,还养了锦鲤,他习惯早睡早起,每天5点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活动,生活很规律。田中要来华,周总理事先就交代下去:“我得将我的生活习惯调整得跟他比较接近才行,所以,今后晚上10点钟之后就不要送简报了。”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尽管周总理要求工作人员在谈判期间10点之后不要再送简报了,可实际上还在送,他看材料还是看到很晚,有时候三更半夜要材料的情况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