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无奈之下,统帅白圭咬牙切齿:只有用最笨的办法了,啥兵法韬略剿抚结合统统不讲,只一句话:挡我者死!
得到补充的明军重新进发了,从四个方向齐头并进围剿流民根据地。这次什么花招都不用,就是与敌人拼消耗。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以后,明军终于在寿阳古口山一战中击败刘通,俘虏刘通本人,所部两万义军全部阵亡,无一投降。为彻底瓦解流民反抗意志,明军竟将捕获的一万多义军家属尽数杀害。那是一幕悲惨的情景,鲜血染红了整个荆襄平原。
成化二年三月,得意洋洋的白圭回京了,他写了洋洋万言的工作报告夸耀自己的功劳,信誓旦旦的向皇帝陛下保证:贼首已经伏法了,叛乱已经平定了,天下已经太平了,老百姓高兴坏了。(元恶既擒,余孽尽平,境内宁静,黎庶乐生)。
然而他不会想到,这场血腥的杀戮,仅仅是荆襄大暴乱的开始,却远未结束了。
大藤峡成了断藤峡,荆襄平原也平静了,然后,广西的流官压迫依旧,民族矛盾依旧,荆襄平原的苛政依旧,驱逐流民依旧,在血腥的杀戮中活下来的人们,他们默默的掩埋好亲友的尸身,擦干脸上的泪水,静静的望着京城的方向,目光中依然是燃烧不尽的愤怒。
历史无数次证明:杀戮与残酷永远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
果然,五年之后(成化六年),刘通的部将李原再次召集旧部发动起义,拥者数十万。这一次负责平乱的是都御史项忠,项忠用更残暴的手段对付这些流民们,先是假意诱惑他们投降,然后对放下武器的流民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死于这次屠杀的流民有数十万人。甚至,明军还把义军的尸首用盐腌制,充作军粮,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吃人事件”。那些政府治下只想吃饱肚皮的流民们,被他们自己政府的军队活活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