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全部将领哪位歼灭日军人数最多(8)

2019-08-27 16:02 3441 移动版

  但是,第一次在长沙受到重挫的日军并没有放弃侵吞我领土的野心。1941年9月,日军卷土重来,出动陆海空总兵力12万余人。此战日方吸取第一次长沙会战战线过长、补给不畅的教训,强拉中国民夫15万人修筑从湖北通往长沙的道路,以疏通战时运输线。

  第二次会战前,薛岳就判断:日军吃过瓮中捉鳖的苦头,第二次打长沙一定会采用新的战术,他断定日军一定从湘北方向单刀直入。不出所料,日军主力从湘北进攻。薛岳灵活运用他拿手的“天炉战法”--薛岳把大部队预置于侧翼,只是以非主力兵力与日军接触,假装正面抵抗,且战且退,引诱日军主力进入汨罗江以南、捞刀河两岸一带。一直到日军先头部队已逼近长沙,日军便衣队甚至渗透进长沙市区,薛岳率领的国军主力仍隐忍不发,按兵不动。

  9月29日子夜,日军第4师团、第13师团先头部队正准备包围长沙城郊,薛岳突然发动攻击,如同拉满弓弦突然将箭射出。他命令预先埋伏的两个军向日军发起猛攻,另两个军由浏阳河两岸攻击日军的侧背,然后调动5个军向万家铺、新安铺之线急进,在日军撤退的必经之路设伏。

  9月30日,薛岳再出招,命令第11、12挺进支队紧急将杨林街、长乐街道及新墙市道彻底摧毁,以此斩断日军退路,合围态势形成。10月1日,薛岳下令总攻,以逸待劳的国军将士奋勇向前不断冲杀,一直处于急行军状态的日军早已兵疲马困,渐渐不支。在战斗间隙,只要稍有休战调整的机会,日军往往倒地就睡。而此时却是薛岳的国军敢死队大显身手的时候,许多日本人尚在睡梦中,便被国军敢死队员手刃。日军夜里不敢睡,白天精神不济,作战时昏昏沉沉,不断遭到国军的追杀及沿路的游击袭扰。日军在“天炉战法”的熔炉内再也无法组织有效反攻,最终溃退而去。

  薛岳的“天炉战法”在长沙会战中大显神威。冈村宁次亦不由得发出“撼山易,撼薛将军难”的哀叹。第二次长沙会战虽然获胜,但由于敌众我寡,国军损伤仍然很重,堪称“惨胜”。据薛岳提供的数字,我军伤亡59000人以上,日军死伤4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