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抗战时的真实兵力是多少(3)

2020-05-07 22:47 3294 移动版

  戴笠上报的这种情况在国军中当属常见。1944年9月,桂柳会战时,杨森率第二十七集团军参战。该集团军下辖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和第三十一军。张发奎说,这三个军“全是从湖南战场溃败下来的部队,都严重缺额”。依据当时的统计,二十军有4567人、二十六军有4522人、三十七军更仅有2056人。张发奎还透露,“军、师级单位上报长官部的兵力数字比实有数字少,因为他们害怕再被指派担负艰难的任务。上报长官部的人数与上报中央不同,他们上报中央则是多报。”

  即使是胡宗南手下的所谓“天下第一师”,同样如此。黄埔军校第十七期的陶萃权,曾在胡宗南军中服役。他回忆,“在第一师‘吃空名’已是公开的秘密。以连的建制约130名士兵计算,连里大概要吃一成;营长要在各连挂5名空额,那么各连的空额就在20人左右;师直属部队就更有问题。据说驻在西安近郊的一个师,全师仅有3000人。”如果陶萃权的说法属实,那第一师至少也有1/6的士兵不存在。

  虚报士兵人数即有机会侵吞军饷,所以军中长官最怕的就是自己的部队被中央缩编。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时,即利用一些人的这种心态,予以拉拢。1941年,“汤恩伯要吃掉一战区六十八军米文和部(石友三的残部)”,迫使米文和投靠第五战区,“李宗仁仍保留他的原建制(实只一师兵力),使米文和感激得老泪纵横”。由此,米文和就继续能从中央领取一个军的军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