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岳飞正名:揭开岳飞被害背后更为深层的原因(10)

2020-06-04 10:11 34485 移动版

  诚如朱熹所说:“岳飞较疏,高宗又忌之,遂为秦所诛,而韩世忠破胆矣!”(《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三《中兴至今日人物上》)。同其他大将相比,岳飞既无家世背景,个人资历又浅,长期在外打仗,和朝中大臣交往少,根基浅,没有任何关系网。

  上述几条综合,岳飞无疑就是最适合开刀的人选!

  杀掉一个岳飞,不但可以促成和议,还可以充分显示皇权的威严,震慑警示其他武将,使他们只能匍匐在自己跟前“效媚以自全”,何乐而不为?!

  不过,在岳飞临刑前的一个月(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赵构和秦桧已经在金人送来的和约书上签字了。

  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处死岳飞并不是和议成不成功的必须条件,但为了彻底解除岳飞会对南宋小朝廷形成的威胁,在赵构的运作下,岳飞非死不可。

  岳飞死得极其惨烈,史称“诏其毙于狱也,实请具浴拉肋而殂”。

  “实请具浴拉胁而殂”是一段触目惊心的文字,它记载了一个惨不忍睹的暴力过程:赵构遣力士进入大牢,佯称请岳飞沐浴,将他带到刑房之后,立刻用大铁锤猛击其双肋,让他肋骨碎尽,五内摧震,吐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