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1月底,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湖南南岳召开军事会议。会上,蒋介石明确提出:“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 并要求:全国部队三分之一兵力配备在游击区域——在敌军的后方打游击;三分之一布置在前方,对敌抗战;三分之一到后方整训。此外,还在敌后专门设立了冀察、鲁苏两个游击战区。1939年1月7日,蒋介石指示国军各战区军事长官:“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展开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且按战区具体状况逐一指示方针,如:“第九战区应以有力一部向武汉及沿江各要点游击,并保持九宫山游击根据地,不断袭敌后方”,等等。
为了尽快办成此事,国民党政府向应邀参加会议的周恩来、叶剑英陈词,并向中共中央打电报,请求派干部到训练班担任教官。中共中央讨论了这个问题,认为是有利于团结抗战的措施,决定派人去。毛泽东说:“去吧,去讲我们的一篇道理。”于是,经中共中央研究决定,组成了一个三十多人的班子,对外称“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即赴南岳。代表团由叶剑英担任团长(后为李涛),教官有李涛、边章五、吴奚如、薛子正等。李涛在干部训练班任政治教官,教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及如何做群众工作等课程。
1939年1月24日,国民政府成立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蒋介石亲自担任主任,白崇禧、陈诚担任副主任。学员来自各战区部队营长以上军官和高级司令部的中级参谋人员,结业后回原部队办班训练连、排长等基层军事骨干,编组游击队,到敌人的侧面和后方去开展游击战争。由于共产党是公认的游击战专家,所以训练班专门邀请共产党员来讲解游击战术。当时,叶剑英担任了训练班的副教育长,带领共产党干部30多人参加筹建和教学工作,编写教材、备课、试讲。
在蒋介石对“游击战”的重视之下,国民党部队建立了一些敌后抗日根据地,但战绩却十分糟糕
在蒋介石对“游击战”的重视之下,最高峰时,敌后战场的国民党部队达到了近60个师,再加上大量地方武装,兵力接近100万。据不完全统计,国民党军在敌后战场的主要抗日根据地包括:太行山东南部根据地,中条山根据地,吕梁山根据地,五台山根据地,恒山根据地,鲁东南与沂蒙山、日照山根据地,大别山根据地,浙西根据地,皖东、皖北和鄂东根据地,海南根据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