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特此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邀请了包括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在内的台湾同胞一起在天安门观礼。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连战时表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对岸却一直强调抗日战场由国民党一方主导,只字不提共产党的贡献。近日,《北京日报》“史海钩沉”栏目刊出一篇署名陈睿的文章——《国民党为什么打不好敌后游击战》,为我们理解那段艰难岁月提供了一份参照。
经过数次会战后,国民党正面战场伤亡惨重。受共产党敌后战场游击战的启发,蒋介石曾明确表示,“游击战重于正规战”。为此,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诞生,中共派出叶剑英等同志担任教官。然而,同样是打游击战,双方的效果天差地别。日军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对国民党游击队的评价为“缺乏大员统率”、“非正规之游击队分子复杂”等,对中共游击队的评价则为“有铁的纪律的党组织,以党为核心团结军、政、民进行所谓四位一体的活动”。
以下为文章原文:
1938年底,经历了淞沪、武汉等投入兵力近百万的大会战后,国民政府损失了大量的人员与装备,陆军兵员不及原编制的一半,海军和空军则几乎伤亡殆尽。此时,受共产党部队敌后游击战的启发和鼓励,蒋介石考虑执行新的抗战策略——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
蒋介石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明确提出:“游击战重于正规战”
1938年10月,蒋介石在武汉召开的高级将领紧急军事会议上说:“吾人欲驱逐敌人,消灭敌人则必须利用游击战,扰乱敌人之后方,而牵制其行动,破坏敌人运输交通,而减少其力量,以协助正规军之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