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明朝唯一被凌迟处死的太监(3)

2019-07-30 08:10 7084 移动版

  大权在握后的刘瑾,他利用权势,肆意贪污受贿,还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排陷异己,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迫害,背着皇帝干尽了坏事。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

  俗话说:“利欲最能熏人心”,没想到刘瑾在贪婪权势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竟动了篡位之心,企图寻机夺位。后来被其同党太监张永告发,并罗列其罪状,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之后武宗便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结果在刘瑾家中发现了印玺、玉带等禁止百姓和官员私自拥有的禁物,并且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了大怒,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另外从刘瑾家中还查出黄金24万锭又5.78万两,元宝500万锭又158.36万两,宝石两斗,相当于当时明朝150多年的财政收入。刘瑾如此贪婪且图谋不轨,武宗对他咬牙切齿,并判其凌迟处死。

  一般来说,罪行越大,凌迟的刀数就越多。根据刘瑾的罪行,他被判凌迟3357刀,而且,要分三天割完。第一天,要割刘瑾357刀。随着行刑官一声令下,刽子手先从刘瑾的胸膛上动手,割了10刀。然后对着刘瑾大声吆喝,怕他昏死过去,并借机休息一下,等刘瑾苏醒过来,再割10刀,如此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