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则天乾陵为何阴气重(3)

2020-02-22 10:54 28651 移动版

  乾陵墓依山而建,经过三百多个日夜紧张施工,一直到公元684年八月,主要工程才竣工。高宗入葬后,乾陵营建工程依然继续。

  陵园建造仿照唐都长安城格局,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如同一个地下版长安皇宫。

  在乾陵墓前立有两块高大雄浑的石碑,西面是“述圣记碑”,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显书写,现今个别字的金迹尚在。根据乾陵建筑对称布局的特点,与“述圣记碑”东西相对的就是“无字碑”。无字碑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约98.8吨。碑身雕有八条互相缠绕的螭龙,左右两侧各四条。碑身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两侧各线刻高4.12米的“升龙图”。碑座阳面线刻“狮马图”,长2.14米,宽0.66米。无字碑显然是在高宗去世时由武则天同时主持竖立的,应该是武则天预先为自己准备的“功德碑”。不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块功德碑上竟然空无一字。人们对此议论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一说功高德大无须说,二是自知罪孽深重不便说,三是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说,四是称谓不统一不便说,五是信奉佛教万事皆空不用说。这五种说法都有可能,至今无定论。

  乾陵的巨大魅力不光在于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更重要的,乾陵是考古学家公认的没有遭到盗墓贼光顾的帝陵。武则天传奇一生,她死后的陵寝也一样充满了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