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人为何挖不开武则天陵墓

2020-04-28 15:25 36375 移动版

  1200多年来,武则天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 17 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但它依然无损。

  01.武则天墓。

  如果问世界上那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200 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 17 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 40 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抛弃、不放弃,像许三多一样恪尽职守地保护着主人武则天和丈夫李治的遗体。我们不禁要问,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

  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什么单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

  陵园仿唐都格局营建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 6 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 76 公里,修建于公元 684 年,历经 23 年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唐时的堪舆家认为,梁山大有利于女主。所以女皇武则天便把梁山选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后的“万年寿域”。乾陵修建的时候,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从古至今,没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的历史教训,从他与长孙皇后的昭陵起,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主持设计,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