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赞美康熙为“哲学王”(3)

2020-05-17 09:47 25729 移动版

  早期耶稣会士出于特定的目的,将东方社会描绘为文明、富饶的乐土,将他们接触到的帝王描写为学识、道德近乎完美的哲人,几乎成为柏拉图所说的哲人王。将中国皇帝比作哲人王,从最早进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开始了。他说:“虽然不能说中国哲学家就是国王,但可以说国王是受哲学家牵制。”(利玛窦:《中国传教史》)路易十四派出的传教团的报告,将康熙塑造成一个完美君主的典型,不但在宫廷,在文化界也引起巨大反响。伏尔泰在其《风俗论》中根据这些传闻描绘了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认为康熙“英明出众”,饱学经典,“传教士赞美他是位完美的君王”。伏尔泰是柏拉图的拥趸,他也重申“当国王是哲学家或哲学家作国王时,人民是幸福的”。由于传教士对康熙的赞美不能超过对路易十四的赞美,所以他们无法直接说康熙就是哲人王,但是康熙“哲人王”的形象已在法国上流社会中流传。

  而太阳王路易十四,对中国也有着极高的热情。他在派遣传教士经海路去中国后,又于1686年派出一个使团从陆路经俄罗斯前往中国。17世纪的欧亚航线虽然已经贯通,但海上风暴、疾病、海盗等因素使得海路充满危险。当时前往中国的六百个耶稣会士中,最终只有一百人抵达。因此传统丝绸之路上商人和使节依然络绎不绝。这个陆路使团到达俄罗斯后,由于俄罗斯规定必须持有官方文书才可通行,否则禁止任何人绕行西伯利亚前往中国,使团只得派员返回巴黎办理相关文件,路易十四于这次亲自致书康熙皇帝和彼得大帝。致康熙皇帝的书信(该书信保存在法国外交部档案处“亚洲记忆与文献特藏”,中译文来自郑如芳,台北故宫《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全文如下:

  至高无上、伟大的王子,最亲爱的朋友,愿神以美好成果使您更显尊荣。获知在陛下身边与国度中有许多饱学之士倾力投入欧洲科学,我们在多年前决定派送我们的子民,六位数学家,以为陛下带来我们巴黎城内著名的皇家科学院中最新奇的科学和天文观察新知;但海路之遥不仅分隔您我两国,亦充满意外与危险;因此为了满足陛下,我们计划派送同样是耶稣会士,即我们的数学家们,以及叙利伯爵,以最短与较不危险的陆路途径以便能率先抵达您身边,作为我们崇敬与友谊之表征,且待最忠诚见证者叙利返回之际能发表您一生非凡的作为。为此,愿神以美好的成果使您更显尊荣。1688年8月7日写于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