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未打过败仗的开国上将竟是他?(2)

2020-03-08 11:04 22210 移动版

  去年10月,一代名将吕正操逝世,这是最后一位辞世的开国上将。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战火之中,产生了众多名震青史的将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传奇,他们个性鲜明、骁勇善战。比如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又比如十员大将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然而在我们的开国元勋中,还有很多人的传奇都隐藏他们的光芒之下,上将韩先楚或是其中一个。

  有人曾说:“军队有两霸,一是许世友,二是韩先楚。”问许世友,在众多将领中,你最钦佩的是谁?许世友道:韩先楚。再问为什么,回答是:他有勇有谋。从东北打到海南岛,参加抗美援朝,一路打下来,韩先楚不但只是打胜仗,而且每战都是经典的、决定性的漂亮仗。

  现在,曾推出《雪白血红》《枪杆子:1949》的张正隆,以30万字的《战将韩先楚》披露这位开国上将传奇一生。

  将在外彭德怀的话也不听

  要论出身,韩先楚是放牛娃,仅念过一年小学,但他似乎天生就是当将军的料。

  1931年,时任班长的韩先楚居然拿枪抵着荒了神的大队长。拿破仑说过,如果把未经训练的部队投入战争,“只能引起麻烦”。那时队伍中的官兵,从衣着打扮到语言举止,都与仍在田间耕作的农民无二致。毫无纪律、经验可谈。面对战斗,畏惧慌乱在所难免,可此时的韩先楚却显示出超凡的军人气质,勇敢、镇定、果断。他带领大家打退了敌人,在获取胜利的同时,他也得到了军事生涯中第一个绰号:勇敢分子。

  1933年4月,韩先楚所在的独立团接受整编,他历任连长、营长,直到随军长征到陕北一直都是营长。相对于陈锡联、陈再道、许世友等鄂豫皖出身的开国上将,韩先楚的进步可谓太慢,上述诸人,长征结束时均为军、师职干部。

  1936年,西征战役进程中,陕西西北角的定边城下,已经当了师长的韩先楚和政委崔田民带领团以上干部查看地形。20多匹马绕城一周,西门、南门、东门(没有北门)看了个够,随后韩先楚认定可以破城,并立即在全师进行攻城动员。与此同时,西方野战军军部的电报也来了,署名是司令兼政委彭德怀,内容是“袭击定边,恐难奏效,仍照原计划前进”,但韩先楚却认为该打,理由一是能打下来,守军不多且畏战;二是打下来对全局有利,不但扩大了我陕甘根据地,而且对西征部队的后方交通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请示被否决之后,韩先楚咬咬牙,决定违令用兵。之前他召开团长、政委会议时,特派员已发出了两次警告:彭总的电报就是命令,你们要慎重考虑。这时,这位特派员又出面了,让他们考虑如果攻城不克,会是什么“后果”,韩先楚一听火冒三丈,“一切有我,不用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