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下江南 却是为了找寻龙脉宝物?(2)

2020-06-19 09:50 34343 移动版

  后来胤禛即位当上了雍正皇帝,陈邦直怕在朝廷惹出是非,就告老还乡,回到了老家浙江海宁。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乾隆长大即位以后,也听到了一些传闻,说他是用调包计换来的陈家之子。他不好去问别人,就想暗暗私访。

  所以乾隆下江南巡察海宁,总是特意安排住在陈家的园子里。这园子原名“偶园”,有几百亩大,景致好极了。园中有座楼阁,改做行宫。这行宫的东边,到处都是梅树,梅花开时像满天的云霞;行宫的西边,就是太湖。乾隆住在这儿,看景致那么美,简直不想回皇宫了。他想,我要真是陈家的公子多好!不当皇帝,也不用为大小事操心,住在这儿享一辈子清福,要多自在有多自在……想到这儿,他真想把自己是不是陈家之子的事弄清楚。他派人把陈家的老总管叫来,避开不相关的人,亲自问老总管,是不是真有调包的事儿。老总管一听,心想: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就是掉了脑袋也不能说呀!任凭乾隆怎么问,他只说不知道。老总管不说,乾隆又下旨宣陈家一家老少见驾,从中察言观色。

  乾隆觉得陈家一家老少,对他特别殷勤,尤其是陈邦直老两口,跟一般的臣下对待皇帝不一样,好像有一种骨肉之情。他想,说不定自己真的是陈邦直的儿子,只是性命攸关,他们谁也不敢说而已,所以更加留恋这个地方了。他下旨:把“偶园”改为“安澜园”,并亲自题写了匾额。

  中国古代名篇《千字文》有言“诗赞羔羊”,意思就是问:《诗经》这部书里,为什么赞美小羔羊呢?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人以小羔羊,比喻一个人特别值得赞美,非常让人留恋的天真无邪的美好童年。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作诗最多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超过四万多首诗词。如果以他活到88岁来计算,他平均每天都要写一首诗,而且,还得从他出生的第一天开始算起。那么,本文写到这里似乎就有了答案,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不是游山玩水,而是找一件关系清朝龙脉的东西。这件东西是什么?他找的也许就是他人生的第一首诗吧。虽然这只是野史传说,但他真的是充满了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