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孙子被枪毙 揭秘朱德孙子朱国华被击毙内幕(2)

2019-07-02 16:17 38217 移动版

  朱德孙子因流氓罪被枪毙内幕 其实,康克清惟一接到的是有关部门转来的一份记录电话,向她通报情况。她的态度很明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康克清从未介入此事,也没有任何领导人找她谈过话。凡事依靠组织,这是她一贯的思想。康克清曾对跟随她多年的老秘书叶梅娟说:“朱德同志生前有过嘱咐:‘如果孩子不争气,犯了错误,出了问题,你也不用生气,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子孙不争气,你可以登报与他们脱离关系。’”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传说和流言,康克清未予理睬,她说:“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使她能认清现实,尊重法律,并从中吸取教训。”图为83年严打罪犯押赴刑场途中

  稍后,刘国和又谨慎地问:“听专车司机们说,您在判决书上签过字?”康克清略显激动地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其实,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朱德的亲孙子终审后,没有当庭宣判,审判委员会的意见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天津市委将是否判他死刑的请示报告递到邓小平手里,邓小平没有批,指示把请示文件拿给康克清,一切请她决定,最后康克清批复:“同意死刑。”

  朱德孙子因流氓罪被枪毙内幕

  朱德的孙子被处决之后,有一次,康克清在饭桌上对孙子们发火:“你们出了问题,不是个人的事,是在折腾你爷爷!爷爷有话在先,你们如果不争气,做了违法的事,要我登报声明,与你们断绝关系!”

  1997年刑法修订,“流氓罪”被删除,很多人为朱国华打抱不平。对此,赵力平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特约撰稿人周海滨的专访时,坦然做了回应。

  赵力平对朱国华被处决事件和前后的经过与《报刊荟萃》发表的文章,除朱国华被处决的事实而外,其余大相径庭。

  1983年“严打”期间,天津一天内处决了82人,朱国华就是其中之一。朱国华1957年出生,出事时才25岁。他不是什么天津人民银行的行长,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天津铁路系统工作。与朱国华一起被枪毙的还有天津警备区政委的子女。

  朱国华不爱说,不怎么出去,他喜欢画图,制作写字台、单人床,像个“小木匠”。家里也不像人传的那样,地上有地毯,桌上有电视机,都没买。

  当时的形势是“严打快打”。当时有人说把责任都推到国华身上,朱国华有他爷爷朱德,肯定不会难为他,国华被推到最前面,结果其余人被放,最年轻的朱国华被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