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公主只嫁老百姓
明代皇室有规定,大凡公主的婚配,多选择民间英俊善良的男子,不许文武大臣的子弟娶公主为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明朝的皇帝非常忌讳外戚干政,担心大臣武将用子女联姻的手段,来干预朝政,甚至发生抢班夺权的危机。为了彻底斩断外戚干政的危险,明皇室便下了死命令,不许皇家和大臣武将联姻。所以,有明一代,皇家公主的婆婆家往往都是寒门之辈,在政治上没有多大的地位,也就不会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施加影响力。从洪武大帝到崇祯皇帝,虽然宦官干政的危险没有消除,在特定的年代还非常剧烈,可是,外戚干政倒是有效地避免了。
明朝一代的驸马爷绝大多数都是民间男子,在国家政治中地位不高。如今我们常常说一个女孩嫁给了条件不如自己的男子,叫“下嫁”,不过,整个中国历史上,最有资格称得上是“下嫁”的,就是明代皇室的公主们。出于帝王之家,老公却几乎全是平民百姓。明代皇室的公主是分等级的,皇帝的姑姑叫“大长公主”,皇帝的姐妹叫“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叫“公主”,皇家亲王的女儿叫“郡主”;亲王的外孙女叫“县主”。这些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都是皇家的金枝玉叶,掌上明珠,对她们的婚嫁,皇家自然都极其重视,无不是千挑百选,风光大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