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垓下自刎的悲剧,只因一个被世人忽略的致命软肋(4)

2020-06-13 10:51 37456 移动版

  韩信北方战争的节节胜利,特别是出击三个月的时间里,就破魏、下代、灭赵、降燕,给了刘邦正面战场巨大的支持。而灭齐之后,则完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改变了双方的对峙格局。

  项羽的攻击却日益疲软,英布反叛,范增愤然病逝,西楚霸王的步伐越来越孤独,来回奔波,首尾不能相顾。正面的刘邦、北方的韩信、南方的英布、后方的彭越,群狼斗疲虎的场面成为了后期楚汉战争的唯一画面。

  公元前203年九月,在新一轮的拉锯后,项羽第一次主动提出与汉议和,引军东退。十月,刘邦发动了对项羽的大反攻,韩信、英布、彭越所有主力倾巢出动,包围项羽于垓下。

  此时汉军部队有六十万,而项羽仅为十万。

  当初彭城,项羽的三万铁骑大败刘邦五十六万。

  但此时的汉军,已不是当初的乌合之众,韩信、英布、彭越,无不是身经百战的大将。韩信更是拥兵三十万,成为垓下决战的主力。

  韩信作了充分的准备,摆出了五军阵:即韩信亲率三十万大军居中,与项羽以硬碰硬;孔熙率军数万在韩信左侧;陈贺率军数万在韩信军右侧;一旦韩信败退,左、右侧军从两方予以支援。韩信的后面是刘邦率本部主力在后方;周勃率一军在刘邦后方。

  项羽十万大军的攻击力仍然强大,一度将韩信的三十万主力击退,但孔、陈大军从左右侧增援,拖住了项羽继续打击韩信的步伐。韩信部战稳脚根后,又率部回击,三部合力,项羽曾经战无不胜的部队无力回天,损失大部分兵力,残部又被打回垓下。

  垓下的项羽听到了四面的楚歌,终于绝望,仅率二十八骑突围,至乌江自刎。

  为时四年的楚汉战争结束,刘邦统一中原,建立了大汉王朝。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

  彭越:

  彭越,昌邑人,别字彭仲,是巨野湖泽中打家劫舍的强盗。秦末农民起义,彭越并没有急于加入,而是等了一年多,看到群雄并起,才聚集一千多人,杀出巨野湖泽。

  彭越起事晚,没什么资历,又和刘邦比较亲近,所以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没瞧上彭越。彭越和他率领的一万多义军没了归属,分不到一杯羹的彭越当然不干,伙同田荣在齐地造反,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在楚汉战争中,彭越的队伍成为了项羽最头疼的队伍。每每在楚汉两军对峙的时候在项羽的后方袭击骚扰,让项羽首尾不能相顾,堪称中国历史上游击战争的第一人。刘邦的胜利,彭越的战功仅次于韩信。

  楚汉战争结束后,彭越被封为梁王,但同样没有逃脱刘邦对开国武将的清洗。汉高祖十年(前197年),彭越以谋反罪被废为平民,流放蜀地青衣县。半途遇到了吕后,彭越向吕后求情,希望吕后能有妇人之仁,让他能回老家打渔。吕后果然“帮忙”,不过不是将他送回老家,而是阴间,吕后的枕边风让彭越全族被诛。彭越本人还被刘邦做成了肉酱,让功臣们分而食之。

  如果能够重来,彭越应该会选择一辈子在巨野泽一辈子打渔打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阴险,造反打游击他擅长,玩政治实在是门外汉。

  英布:

  英布是六县人,因犯秦律,被脸上刺字,人亦称黥布。被黥后的英布逃到长江一带当了强盗,后来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成为项梁的得力大将。

  在巨鹿之战中,英布站到了刚刚兵变取得领导权的项羽一边,并在巨鹿之战中作为先锋击破秦军,立下头功,并为项羽诛杀了章邯的降卒二十万。后又随项羽入关,成为项羽最为倚重和信任的大将。

  项羽对这个兄弟并不薄,分封诸侯时把英布的老家六县分给他,为九江王。自己当家的英布心中就有了小算盘,事事就不再服从项羽的调遣,而刘邦又送上了糖衣炮弹,英布背叛了他的老大,让项羽失去了左膀右臂,陷入孤身作战。英布的反水也成为了左右楚汉战争的决定性事件之一。

  楚汉战争后,英布被封为淮南王。刘邦的清洗运动中,却将这位最有实力、最有反叛可能的大将放到了最后。

  彭越被诛,刘邦还送了碗肉酱给英布,接到这碗肉,英布就知道了自己的结局,开始了造反的一系列准备。

  英布起事的原因却是因为怀疑小妾和属下官员贲赫私通,欲杀贲赫,贲赫跑到长安告发英布造反,英布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选择造反。

  最初英布取得了一些胜利,连接战胜了荆、楚等分封国。韩信、彭越等名将均被刘邦所诛,刘邦只得亲征英布。双方在会甀相遇,刘邦还想忽悠英布,说何必要造反呢?给你的荣华富贵还不够吗?英布冷笑说,我就是想当皇帝。

  在会甀,英布和刘邦大战一场,双方实力悬殊,英布败北,逃至番阳,被番阳人所杀。

  汉初三大名将(韩信、彭越、英布),均被刘邦以谋反为名所诛,只有英布实实在在地反了一场,对比韩、彭二人,倒也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