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上八宝山到底是啥待遇?(3)

2020-05-23 15:03 37435 移动版

  什么级别才能进入八宝山?

  到了50年代末,中国开始提倡火化,领导干部们逝世后的安放方式就出现了一些变化。20世纪60年代,中国提倡共产党员一律火化,死不占地。于是,八宝山革命公墓将原护国寺殿堂改建为革命公墓骨灰堂。

  即便如此,八宝山有限的土地,也难以容下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

  1992年4月,经中组部批准,上八宝山的干部级别从县团级提升为地方厅局级和部队师级。在那之后,每年进入八宝山的骨灰依然有1000多。到2014年,八宝山不得不再次扩建,以便再多容纳一万多份骨灰。

  而骨灰怎么放,也跟身份挂钩。副部级以上干部,包括前国家领导人的骨灰,安放在原护国寺殿堂改建的骨灰堂中,一共28间骨灰室。

  在第一室内,存放或者存放过朱德、彭德怀、陈毅、贺龙等已故革命家、领导人的骨灰。此外还有末代皇帝溥仪、前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起义将领傅作义。

  而其他副部级以上干部的骨灰室,一般正面是正部级官员,副部级官员在两侧。

  在副部级以下、厅局级以上的干部,一般安置在骨灰堂东、西、北三面的骨灰墙上。

  由于完全按照级别排位,一些领导人的夫妇因为级别不同,不能合葬,比如陈毅和他的夫人张茜。

  逝世领导人的后事,无疑是八宝山最重大的政治任务。据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撰写、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八宝山纪实》一书披露,1984年之前,八宝山上为领导干部专用的是一座仿制捷克斯洛伐克的82B型焚烧炉;1984年之后,民政部专门从日本进口了新的火化炉,专用于部级和军级以上领导干部遗体火化。而北京市客车四厂也在1972年专门研制了为领导人服务的高级灵车。

△1976年周恩来总理去世,“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就是这辆客车四厂研制的高级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