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上八宝山到底是啥待遇?(2)

2020-05-23 15:03 37435 移动版

  小编在这里要澄清一个非北京人常有的误会:八宝山并不只有一座革命公墓,还有八宝山人民公墓。后者的墓地是公开对全社会出售的。坐公交车到八宝山站下,是八宝山革命公墓;八宝山人民公墓就在革命公墓的西北方向不远。

  一般领导干部们所说的“上八宝山”,指且仅指八宝山革命公墓。

  进八宝山,需要审批

  按照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最初规定,只有县团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才可以进入八宝山。也有一些科技、文艺界人士,可以安葬在这里,比如汤用彤、林徽因、闻一多、侯宝林。

△八宝山上的林徽因墓,据说是拜祭者最多的墓地

  作为一种荣誉,逝者进入八宝山革命公墓当然需要履行审批程序。符合厅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需本单位开具介绍信,并提供任命书复印件,由上级部门审批以后就可以将骨灰存放在这里。同时骨灰可安葬于墓地,但墓地需要花比骨灰堂更多的价格购买。

  当然,上山之后也还要讲规则。1951年8月,北京市民政局制定了《革命公墓安葬暂行规则》,根据逝者在党和政府中担任的职务高低,参加革命的时间长短、贡献大小,在墓穴的规格、安葬的地点上做了不同的安排。

  比如《革命公墓安葬暂行规则》第三条规定:墓穴用地,根据干部级别,划分为三级区,安葬者须按照各区各级顺序及面积大小使用,不得挑选和扩大。

  第一区,安葬县级以上干部及革命军人团级以上干部。墓穴地长12尺,宽6尺或长12尺,宽12尺;

  第二区,安葬省级以上干部及革命军人军级以上干部。墓穴地长18尺,宽18尺或长24尺,宽24尺;

  第三区,安葬对革命有特殊功绩的,其墓穴地的大小另行规定。

  1950年,任弼时因病逝世。作为建国后第一位故去的国家领导人,任弼时墓成为了“八宝山第一墓”。墓地面积300平方米,在公墓中面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