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六大未解之谜:中国此后为何闭关自守(11)

2019-11-08 17:31 3584 移动版

  随着1991年,南京建邺路拓宽工地发现规模宏大的地下水道;1998年,又发现建文帝出逃的涵洞,目前基本上可以盖棺定论:时年,建文帝并没有死。

  于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便显而易见地与寻找建文帝联系在了一起。

  虎口脱险的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有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于是,郑和下西洋是带着皇帝使命的--寻找建文帝行踪。

  而这一说法很快被学界推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范金民教授认为,把明成祖下决心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寻找建文帝这一说法过于牵强。

  其一,建文帝其人忠厚羸弱,被朱棣从帝位上赶下后,即使逃到国外也没什么能耐。这些情况朱棣应当明白,何必三番五次派郑和率领二万余人的庞大船队兴师动众出海寻找?

  其二,建文帝是否逃出南京城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不少迹象表明,建文帝在南京城被攻陷已经死于大火。

  其三,郑和寻找建文帝缺乏充分的史实依据。《明史·郑和传》虽有记载,但即使《明史》也是处处矛盾。由于建文帝的下落无人知晓,《明史》的编撰者们就根据自己的看法来修正史。

  耀威异域?

  《明史·郑和传》中曾有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耀兵异域”,这一说法也成了国外学者“郑和侵略说”众口一词的观点。但潘群经过反复研究考证后得出结论:是“耀威异域”而非“耀兵异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