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野人’传说,本身就是民间文学重要的题材和内容。”神农架林区神农文化研究会会长陈人麟说,很多传说就是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本身就是民间文学作品。
那么,民间传说和民间文学中的“野人”是怎样的形象呢?陈光坤说,“野人”最突出的是浑身长毛、高大、直立行走,没有尾巴。神农架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戴铭对记者说,传说认为“野人”是一种吃人肉、喝人血的怪物,人可以把它当动物一样打死,也可以像动物一样吃它,人对“野人”是充满恐惧的。
古人用神话的方式来表达不能理解的现象。陈人麟认为,对待“野人”传说,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既然是文学,就应该允许夸张,可以有虚构成分。可以透过虚构夸张的成分,去追寻它的本质和真实。”他分析道,有些内容一看就知道是人为附加的、不可信的。例如,《房县志》、袁枚《子不语》中载“野人”枪子都不能入;“野人”是秦始皇时代的难民,看到人之后就问长城修好了没有。这显然是民间流传过程中加上去的。此外,关于“野人”毛发的颜色、笑、是否吃人等,他还作过专门的分析。
上一篇:木乃伊吃什么
下一篇:现实存在的“幽灵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