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影响了分娩(8)

2020-04-23 10:52 3255 移动版

  骨缝延迟愈合成为自然选择

  通过对人的近亲黑猩猩、狒狒的比较可以发现,骨缝的愈合延迟现象早在300万年前就出现在人类祖先身上了。美国圣塔菲高级研究院的人类学家迪安·福尔克的研究团队对大量的古人类化石、现代人、黑猩猩和狒狒的头骨愈合情况进行研究后,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称,灵长类如黑猩猩和狒狒的胎儿在出生后不久额缝就迅速愈合了,但是早期的南方古猿头部却已经有囟门了。

  他们发现,一个被称为汤恩儿童的4岁龄南方古猿非洲种化石上保存了骨缝的印痕。研究人员使用CT扫描技术,在电脑上建立了汤恩儿童的颅内虚拟图像,以便重点考察大脑额缝的生长情况。额缝也称额中缝,将额骨分成左右两部分,即前囟的雏形。研究人员发现,汤恩儿童的额缝并没有愈合,其脑容量为400毫升。但它的大脑继续发育的空间并不大,因为成年南方古猿脑量也仅为460毫升。

  这说明,从那时起,人类的祖先——非洲南方古猿就在开始直立行走的情况下让胎儿大脑形成可以伸缩的骨缝结构以适应直立行走而形成的产道狭窄的分娩难题。而且,至此以后,无论是汤恩儿童还是后来的人族成员,囟门都在2岁以后乳臼齿长出时才渐渐愈合。但是,黑猩猩和狒狒胎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迅速愈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