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璞聪和尚(1610—1666),清代临济宗高僧,字憨璞,福建延平顺昌人,俗姓连。15岁出家于天王寺,三年后剃发。25岁起游历四方,后在杭州太平寺修行佛法。顺治十三年(1656)五月,开始在北京城南的海会寺做主持。康熙五年(1666)十二月八日圆寂,享年57岁,遗有《明觉聪禅师语录》十六卷。
在皇宫的佛法参禅活动中,顺治帝的精神得到了寄托和极大的充实,于是,在兴奋欢喜之下,顺治帝赐憨璞聪和尚为“明觉禅师”封号。憨璞聪和尚见顺治帝对佛教如此痴迷和虔诚,就向其推荐了玉林琇、木陈忞等另外几名高僧,其中,玉林琇和尚在日后被尊为顺治帝本师。
玉林琇和尚(1614—1675),又称玉林通琇和尚、玉林通琇禅师,法号通琇,字玉林、玉琳,世称玉琳国师,江苏省江阴人,俗姓杨。他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名僧,任浙江湖州报恩寺主持。顺治十五年(1658)奉诏入京,在万善殿弘扬佛教大法,授“大觉禅师”封号。未久,他留其弟子茆溪行森和尚在北京继续佛教弘法事业。翌年,进封“大觉普济禅师”,赐紫衣。
下一篇:揭开巨蟒惊人吞食力之谜